虬须qiú xū虬髯。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鬚 > 虬鬚 虬鬚 qiúxū 亦稱“虬髯”。指鬈曲如虬的鬍鬚。《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太祖(曹操)令曰:‘琰雖見刑而通實客,門若市人,對賓客虬鬚直視,若有所瞋。’遂賜琰死。”唐·杜甫《八哀·贈太子太師汝陽王璡》詩:“虬鬚似太宗,色映寒外春。”又《送重表姪王砅評事使南海》詩:“次問最少年,虬髯十八九。”《新五代史·雜傳·皇甫遇》:“爲人有勇力,虬髯善射。” 胡须 胡须胡(胡子;胡髭 胡髯;长~) 须(须髭;须鬣;银~) 耏 髯(髯须;髯鬣) 頾(髭髯) 頿 胡子和头发:毛 须发 鬓髯 鬓髭 胡须和眉毛:须眉(~皓白) 须麋 上唇胡:髭(短~;卷~) 白色的髭:霜頾 银髭 八字形的胡:仁丹胡 两撇胡子 黑色的胡须:黳髯 红色的胡须:赤支沙 白色的胡须:白须 霜髯 稀疏的胡须:鼠须 卷曲的胡须:虬须 戏剧演员所带的假胡:髯口 短而硬的胡子:胡茬 胡碴 胡槎 胡子渣儿 胡须像戟一样又硬又长:须髯如戟 胡子浓密粗硬:黑楂楂 黑槎槎 胡须变白:霜髭 胡须根部:髭根 须发稀疏的样子:鬑鬑 须发长的样子:鬑(鬑鬑) 多须的样子:于思 于腮 髯髯 满脸胡须的样子:于思于思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胡子)
另见:头发 毛1 ☚ 胡须 络腮胡 ☛ 00005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