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鼠疫菌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鼠疫菌苗

鼠疫菌苗

鼠疫菌苗(plague,vaccine)用于预防鼠疫,有死菌苗、括菌苗之分。鼠疫死菌苗由人工培养的强毒鼠疫杆菌菌液经灭活处理制成,鼠疫活菌苗系用活的减毒鼠疫杆菌的人工培养菌液,经冷冻干燥而成。
三十年代Girard,Robic从腺鼠疫患者分离一株毒菌并在16~20℃培养,传代连续五年获得EV减毒鼠疫活菌苗株。Otten从死于鼠疫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一株毒菌,在含血清的深层培养基中,放5℃历时四个月获得Otten(Tjiwidej)减毒鼠疫活菌苗株。EV菌株虽然反应较大,但其免疫力优于Otten或其他菌株,故沿用至今。
我国自1937年开始研究鼠疫活菌苗,曾采用无荚膜的减毒鼠疫活菌苗MII株。1950年以Otten菌株制成鼠疫活菌苗。1956年开始改用免疫力较好的EV菌株制造活菌苗,已应用到广大人群,安全可靠。鉴于在获得减毒鼠疫活菌苗的菌株时,可能会失掉某些抗原性物质,有些国家如美国坚持从强毒鼠疫杆菌中选择毒力最强,抗原性完整的菌株,制造鼠疫死菌苗,据报道其保护效果是满意的。
冻干鼠疫活菌苗 以减毒鼠疫活菌苗EV菌株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成。有效期为一年。
接种对象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通过进入自然疫源地,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动物皮毛、肉等即有被感染的可能。因此在鼠疫疫区,及毗邻地区,以及通过该地区的2~60岁的人群均应接种。
接种时间 疫区居民应在鼠疫流行季节前1~2个月完成接种,每年接种一次。新进入疫区者应在到达疫区前7~10天接种。受疫情严重危胁时,或从事鼠疫防治工作的与鼠疫杆菌密切接触者,应在接种3~6个月后,再加强免疫一次。
接种方法及反应 EV菌株鼠疫活菌苗皮下接种,因内毒素的关系,可产生一定的反应;全身中、强反应占3.1%,局部中、强反应占80%。故一般不宜皮下注射而主张皮上划痕,皮上划痕用量为0.05ml,含7亿菌体,皮上划痕反应很少,体温升高至37.5℃以上中反应者仅0.7%,接种后个别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而局部反应极弱,一般无不良反应。
国际上采用EV76株制造的活菌苗接种后反应较强烈,体温升高达37~39℃,有全身不适,甚至个别需要住院治疗,难于接受。EV76减毒鼠疫活菌苗株通过铁处理的豚鼠传代后可提高毒力,因此在服铁剂治疗的贫血患者,不能应用EV76株制造的活菌苗。
接种鼠疫活菌苗后,体液中可产生凝集素、沉淀素、补体结合抗体等,以相应的试验方法可以测出。以小白鼠被动保护力试验可测出被动转移的免疫效果。此外以琼脂扩散抑制试验、免疫电泳法可以衡量免疫强度。人群接种鼠疫活菌苗,可降低腺鼠疫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对呼吸道感染的肺鼠疫保护作用,和使用鼠疫死菌苗者相似,均不理想。
鼠疫菌苗提供的免疫是短期的,一般为6个月~1年,反复接种可保持免疫力。现阶段并不推荐,以大规模接种作为控制鼠疫的一般措施;在严重疫区的人群,可以接种菌苗,作为个人保护。
鼠疫死菌苗 将鼠疫强毒菌195/P株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于37℃培养后收集至盐水中,以甲醛杀死菌体,制成每毫升含菌体2×109的菌液,亦即美国药典上所述的鼠疫死菌苗,人体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首次0.5或1.0ml,4周后作1.0ml的第二次注射,以后间隔12周,再以0.2ml作加强注射,此菌苗抗原性较完善、稳定、副作用小,据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其效果优于活菌苗。
鼠疫提纯菌苗 以鼠疫FI抗原作免疫制剂,在实验动物中曾获良好的免疫效果,其免疫效果与所含FI数量有关。过多的FI抗原(50μg)给小鼠注射可产生免疫麻痹,而1~5μg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给人试用FI抗原制剂,经皮下接种3mg FI抗原后,2/3人群可产生明显的抵抗力,并可维持3个月,此种免疫抗原制剂尚在试验阶段。
接种菌苗后,为考核其免疫效果,可于皮内注射经稀释的鼠疫死菌苗,经醋酸水解的菌体物质,或已解毒的鼠疫抗原FII部分,注射处局部可产生不同程度变态反应,有人认为这种反应的范围大小可作为衡量免疫反应强弱的一种指标。

☚ 百日咳菌苗   伤寒、副伤寒菌苗 ☛
000057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