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鼎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鼎足

宋词典故·鼎足

【出典】 《汉书》卷八一《马宫传》:“有司皆以为四辅之职为国维纲,三公之任鼎足承君,不有鲜明固守,无以居位。”

【释义】 古时朝廷中三公(各代称呼不一,如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并立,是辅助君主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因鼎有三足,所以诗文中常以“鼎足”喻指三公之位。

【例句】 ①独委狂奴心事,未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胡寅《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 1240)这里以不羡“鼎足”喻指东汉严光不羡三公的高位,只愿隐居。②只今虚鼎足,好去作班头。(王质《临江仙·宴向守簇》1640)这里以“虚鼎足”喻指朝廷三公之位缺人,君主要物色向守簇这个相门之后去充任此职。③安危事,付布衣融泰,鼎足膺蕃。(刘克庄《沁园春·答陈上舍应祥》2596)这里以“鼎足”喻指辅佐君王的高官,全句意谓国家安危将付与像东汉符融、郭泰那样的才士和李膺、陈蕃那样的高官,作者自己却只想回家养老了。


宋词典故“鼎足”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可可诗词网

鼎足

宋词典故·鼎足

【出典】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蒯通曰: ‘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曰: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释义】 鼎有三足,古人因用以比喻三方并峙的形势。

【例句】 厌见兵戈争鼎足,寻芳共把遗编躅。(秦观《蝶恋花·题二乔观书图》477)这里用“鼎足”喻指三国时吴、蜀、魏三方并峙的政治局面。

鼎足dǐngzú

鼎的三条腿。比喻三方并立或对立
 △ ~之势|~而立。
★九鼎 铜鼎

鼎足dǐngzú

〈名〉鼎的三条腿,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势成鼎足│鼎足三分。

鼎足dǐng zú

鼎的腿。
❶比喻三方对立。《史记·淮阴侯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
❷比喻三公之位。《汉书·彭宣传》:“宣上书言:‘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后汉书·郑兴传》:“居则为专命之使,入必为鼎足之臣。”

鼎足dǐng zú

旧时牌九赌行谓三六牌。《切口·牌九赌》:“鼎足: 三六牌也。”

鼎足

比喻三方对峙,就像鼎的三足一样。《赤壁之战》:“~之形成矣。”

各方2

各方2

方(军~;校~;甲~;诸~;庶~)
我方:我(敌~)
双方:两(两下;两面;两边) 双边 颇我 彼我 彼各 彼此
恋爱的一方:相好
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一个方面:一方 一面 偏方
相对各方中的一方:家(上~;公~)
敌对的一方:敌方 头敌 对头
敌方和我方:敌我 恩仇
并立的三方:鼎(鼎足)

另见:有关的人 活动的人

☚ 各方2   对方 ☛

物体的各部分

物体的各部分

物体的表面部分:皮(表皮;果~;肉~)
物的坚硬外皮:壳(外~;地~) 顽皮
某些物体下面起支撑作用的部分:托(托子;枪~) 骨(伞~)
器物下部象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部分:腿(桌~) 足(鼎~) 柎
物体的主要部分:干(枝~;骨~)
竖立物体最高的部分:高峰
最高最上的部分:头(头儿) 顶端 颠顶
物体的顶端:头脑 头角
尖端部分:锋(笔~;针~) 锐 颖
物体的尖突部分:锋锷 锋钜
物体的锋芒、棱角:锋棱 锋棱
物体的中心部分:核(~心;细胞~) 芯(芯子;岩~;烛~)
某些物体的中空部分:腔(胸~;炉~) 膛(枪~;空~)
连接的部分:缀(前~;后~)
物体某部分和它相连着的部分:根(耳~;牙~;舌~;脚~)
弯曲不直的部分:弯(~子)
破碎后分成的部分:瓣(摔成八~)
物体后部:末(末梢;~节;刀锥之~)梢
顶端末梢:颠杪
某些物体的最后部分:尾(尾巴;后尾;末尾;梢尾) 后身 后跟 屁股顶端
物体的足部:
物体的残余部分:头(布~;线~)

☚ 物体的各部分   边缘部分 ☛

各种局势

各种局势

政治局势:政局(~不稳)
清明的政局:光天
战争局势:战局
边疆局势:边局
世界局势:世局
整个局势:大势 大局(顾全~) 全局(纵观~)
目前局势:现局
已经形成的局势:成局
前所未有的局势:创局
胜利的局势:胜局(~已定)
对峙抗拒的局势:抵局
三方势力对立的局势:鼎(鼎足;鼎分;鼎立;鼎峙;鼎三脚;鼎足分;鼎三分;鼎足而三;鼎足之势;鼎足而立;鼎足三分;鼎分三足;鼎分之势;三足鼎立;三分鼎足;势成鼎足)
变幻动荡的局势:风云
动荡不定的局势:狂澜
变易无常的局势:风云气
纷乱的局势:荆棘(~裁途)
奢靡衰败的局势:齐梁
艰难的局势:时艰(蒿目~)
危险的局势:危局
危难的局势:难局
接近灭亡的局势:危亡
失败的局势:败局
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局势或形势:不拔之势

☚ 局势   局势不稳定 ☛

并存

并存

并立 角立 齐列 齐竦 骈植
表示同时存在:并(~列) 又(~高~大)互见
同时并存:相容
共同存在:共存 共处 共居 两立 离立 偕行
三方并立:鼎(鼎立;鼎足;鼎峙;鼎列;鼎足而三)
三种势力并存对峙:三足鼎立 三分鼎立三分鼎足
同时存在而不冲突:并存不悖 并立不悖并容不悖
(同时存在:并存)

☚ 长久存在   遗留 ☛

居于主要地位

居于主要地位

中心
居于主要领导地位:挂帅
 凭借武力居于领导地位:雄长 雄伯
居于执政地位:在位
居于重要地位:鼎足
官居要职:当轴处中 处中当轴
居于显要之位:宠要 荣要
 身居显要:腰金
 高居显要之位:霄汉
 官居显位:高步云衢 高步通衢
德能卑下的人高居显位:鸡栖凤巢
平庸之人居要位:鸠集凤池

☚ 居于好的地位   居于高位 ☛

处于

处于


处在某种地位:
处于领导地位或具有自我做主的权利:当家做主 当家作主
处在高的地方:高居
处于低位或高位:鼠虎
处于重要的地位:鼎足
处于尊贵显要地位:处尊居显
处于有利的地位:居高临下 乘高临下 据高临下 居高视下
自身处于事物和矛盾的中心地位:身当其冲
处于不会失败的地位:立于不败(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胜地
处于优先地位:占先
处于最高位置:至高无上 至高无尚 至高至上
双方处于怨恨和为形势所逼的情况:地嫌势逼
长期处于:积处
不愿处于落后的地位:恶居下流

另见:处境 境况 陷入 困境 险境 绝境

☚ 处于   处于某种境地 ☛

鼎足

犹“鼎元”。唐刘得仁《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诗:“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参见“鼎元”。

鼎足dǐng zú

❶本指三公贵显之位。亦作“鼎折足”之略语,出《周易·鼎卦》:“鼎折足,覆公𫘫。”谓位高势危。《景岳全书·天年论》:“第既达者,或多鼎足之虞;未济者,每遭盐车之厄。”
❷三方并立。《张氏医通·疟·达原饮》:“又可专工瘟疫,历治有年,故立此初犯膜原主方,有殿足,则有白虎、凉膈为鼎足之任。”

鼎足

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
~ 三分之势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triple power balance;triangular balance of pow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