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黑龙江述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光绪)黑龙江述略

黑龙江地方志。清徐宗亮(1834—1904)撰。六卷。宗亮有《(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已著录。光绪十三年黑龙江将军恭镗开办漠河金矿,聘宗亮为幕僚,宗亮居黑省三年,考其山川、风俗、政治利弊,证以案册,分类辑录,于光绪十五年(1889)撰成是志, 四万余字。分疆域、建置、职官、贡赋、兵防、 丛录六类各一卷。宗亮留心边政,每类皆有中俄关系及边事变化,如沙俄蚕食、鲸吞中国领土、萨布素奏请黑龙江将军治所“一再迁徒,绝无后虑”之失策,俄人盗采漠河金矿,呼兰教案诸事叙述翔实。宗亮力主兴办旗屯、民屯,从当地站丁中选拔人才,建设边防。于《北京条约》签定后的边事、弛禁、民垦、邮电、采矿等事,记载详赡, 夹叙夹议,宝贵资料,赖以保存。或评为“经世致用”之作。有光绪十五年初刻本, 《观自得斋丛书》本,1985年黑龙江出版社李兴盛、张杰点校铅印本。李德山《〈黑龙江述略〉版本考》 (《黑龙江史志》1986、2)可资参考。

黑龙江述略

书名。清徐宗亮撰。6卷。6万余字。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最早的版本为光绪十七年徐子静的观自得斋丛书本。后有多种版本刊世。是一部翔实的黑龙江历史地理专著,为研究地方史的珍贵文献。分疆域、建置、职官、贡赋、兵防、丛录等篇目。丛录杂记气象、风俗、马贼、武功、物产、度支、流人、教案等内容。作者身临江省各地调查,根据官府档案和见闻所及,写成此书。书成后,李鸿章为之作序,称其为“经世实用之书”。为研究地方史志,198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已出新标点本。(参见徐宗亮条)

黑龙江述略

六卷。清徐宗亮纂。徐宗亮(1834—1905),字晦甫,号椒岑,安徽桐城人。父丰玉在田家镇战死,宗亮袭骑都尉世职,因终身不仕,以文章邀游于公卿间,曾入李鸿章幕。光绪三十年 (1887)黑龙江将军恭镗聘其为幕僚。咸丰十一年(1861)沙俄强加给清政府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后,徐宗亮涉足黑龙江各地,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官府档案和见闻,汇辑成书。《黑龙江述略》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六卷,分:卷一疆域;卷二建置;卷三职官;卷四贡赋;卷五兵防;卷六丛录。此志在卷一疆域志中,详细记载了黑龙江的方位,江河和疆域,其中包括沙俄蚕食我国黑龙江大片领土的经过。在卷五兵防中,记述了全省额兵之设置及练军的兴起。综观全书,简明扼要。以边事独详,不愧为一部研究清代东方地区边事及晚清研究黑龙江地区历史的重要文献。此书尚有光绪年间刻印《善思斋集》本,光绪中刻《观自得斋丛书》本,光绪二十三年 (1897)铅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和民国七年 (1918) 刻 《徐苄岑先生著述》本。

黑龙江述略

书名。清徐宗亮(安徽桐城人,字晦甫)撰。6卷。光绪十五年(1889)成书。内容分疆城、建置、职官、贡赋、兵防、丛录6门。咸丰十年(1860)沙俄强迫清廷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后,东北外患日深,作者居黑龙江3年,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边防形势等广泛搜集资料,分类辑录、考订成是书。有光绪十五年、十七年刻本传世。对研究黑龙江地方史和民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