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黎烈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黎烈文1904—1972

湖南湘潭人
台湾作家,文学翻译家。曾任《中流》杂志主编,改进出版社社长。1946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著有《舟中》、《西洋文学史》、《崇高的女性》,译有《红萝卜须》、《法国短篇小说集》等。
乳名:六曾
笔名:烈文、达五、达六、李维克、林取、维克、尊寒

黎烈文

黎烈文评传
怀念黎烈文——《随想录》四十三
唐咏秋
巴 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227页
*大公报1980年5月31日,新华月报
1980年8期
有骨气的文化人——忆老作家黎烈文
黎烈文贫病而死
黎烈文(1902—1972)
钟 凤
汤熙勤
文学报1982年12月2日
*掌故1972年16期
*传记文学1974年24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264页
黎烈文和改进出版社赵家欣福建文艺1980年11期,风雨故人情第32
页,福建文史资料第11辑第101页
我所认识的黎烈文
平生风谊兼诗友——鲁迅与黎烈文
王西彦
刘和芳
新文学史料1981年4期
晋阳学刊1982年5期

怀念黎烈文先生
怀念长兄黎烈文
记黎烈文先生——“揩掉溅在他身上的污泥”
黎烈文传略
我所知道的黎烈文
黎烈文
何 欣
曾 三
王国栋
王国栋
周 璧
任嘉尧
*文季1983年1卷1期
源流1984年创刊号
零陵师专学报1984年1期
福州师专学报1984年1期
三明文史资料第3辑第18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3辑第
87页
黎烈文
黎烈文
黎烈文
新闻界名人介绍:黎烈文(1904—1972)
张祥源
李立明
阿 英
文坛史料第199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20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26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88页
怀念烈文巴 金巴金选集第9卷第639页,探索与回忆第
38页
《自由谈》编者黎烈文
黎烈文
《申报·自由谈》和黎烈文
张又君
黄俊东
钟 凤
作家剪影第144页
*现代中国作家剪影第189页
编辑记者一百人第161页

黎烈文

记忆中的黎烈文和他的散文
谈散文家黎烈文
纪念一个友人——关于《申报·自由谈》副刊编
者黎烈文
唐弢
艾以
唐弢
文艺报1987年1月24日
新民晚报1993年2月10日
书林1986年3期
改进社社长黎烈文
黎烈文与进步文化活动
黎烈文在福建的办刊活动及其成就
陈仪和黎烈文教授
文化名人黎烈文
黎烈文先生二三事
黎烈文
郑庭椿
林戬
吴国安等
艾以
晓野
李允经
任嘉尧
海峡1986年6期
福建党史通讯1987年5期
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1期
名人传记1989年4期
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5期
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11期
民国人物传第5卷第48页

黎烈文1904——1972

幼名六曾,筆名維克、林取、達五、達六等,湖南湘潭人,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生。少時就讀於故鄉。1922年赴上海,任商務印書館編輯。1925年秋赴法國留學。1929年夏畢業於法國地雄大學文學院。1931年夏,獲巴黎大學研究院文學碩士學位。留法期間,任申報館特約撰稿人,並爲商務印書館翻譯法國文學名著。1932年春,回國,任法國哈瓦斯通訊社上海分社法文編譯。1935年任申報館副刊主筆。1937年冬,離滬返湘。1938年春,任福建省教育廳中等學校國文科視導員。1939年福建省政府在戰時省會永安創辦改進出版社,任社長。1946年春辭職去臺灣,任《新生報》社副社長; 同年秋,改任臺灣省訓練團高級班國文講師。1947年應臺灣大學之聘,任文學院西洋文學系教授。1972年10月31日在臺北病逝。終年68歲。著有《西洋文學史》、《法國文學巡禮》、《崇高的女性》 (散文集)等。譯著有《紅與黑》、《河童》、《鄉下醫生》、《兩兄弟》、《冰島漁夫》、《臺灣島之歷史與地志》等。

黎烈文

黎烈文1904—1972

翻译家。笔名李维克、林取等。湖南湘潭人。1924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任职。次年去法国留学。1931年在巴黎大学文学研究院毕业后回国。此间曾翻译法国文学名著多种。1932年任《申报》副刊《自由谈》编辑。1936年任《中流》半月刊主编。抗战爆发后辗转昆明、福建,在福建永安创办改进社,并主编《改进》半月刊。1946年春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并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他的翻译著作甚丰,主要有《红与黑》《河童》《伊尔的美神》《乡下医生》《企鹅岛》《两兄弟》《冰岛渔夫》《法国短篇小说选》《第三帝国的士兵》等数十种,另有专著《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等。

☚ 沈西苓   艾芜 ☛

黎烈文

黎烈文1904—1972

见中华文学主体部分第54页。

☚ 张深切   郭秋生 ☛
黎烈文

黎烈文1904—1972.10.31

笔名有李维克、林取、达五等。湖南湘潭县人。1922年到上海,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6年赴日本留学。翌年转赴法国,得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归国。1932年12月应史量才聘请,任《申报·自由谈》主编。1934年5月被迫辞职。1935年与鲁迅等人组织译文会,出版《译文丛书》。1936年主编上海《中流》杂志。1938年曾任福建省教育厅中等学校国文科视导员。1939年到福建永安任改进社社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赴台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外文系教授。其著作以翻译居多,约计十余种。此外,尚有小说集《舟中》一种。散文集有《崇高的母性》、《胜利的曙光》两种。他的散文多以自己亲历的见闻为题材,尤以记述作者与夫人冰之的感情最为动人,如《崇高的母性》一文写的是冰之从怀孕到死于产后热的经过,情真意切,哀婉动人。他的散文另有一些篇章反映了旧社会生活的黑暗,具有一定的揭露批判性。

☚ 黎丁   十六画 ☛

黎烈文

 湖南湖潭人。早年参加文学研究会,留学日本、法国。1932年起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登载偏重描写现实生活而寓意深长的杂文。鲁迅、瞿秋白等左翼作家均为《自由谈》撰稿人。1934年在国民党政府压力下被迫宣布辞职。1935年与鲁迅等组织译文社,出版《译文丛刊》。次年主编《中流》半月刊,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在福建编印适应抗战需要的通俗读物。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台湾大学教授。1972年10月31日在台湾病逝。著有《西洋文学史》,小说集《舟中》,散文集《崇高的女性》,译有《红与黑》等。
黎烈文

黎烈文1904~1972

湘潭人。1921年开始创作。1926年赴日本帝国大学学习,后转赴法国地雄大学文学院和巴黎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获硕士学位。1932年回国,历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法文编辑,《申报·自由谈》主编、《译文》编辑、《中流》主编,福建省教育厅视导员,改进出版社社长,台北《新生报》副社长兼总主笔,台湾大学文学院西洋文学系教授等。一生译著颇丰。著有《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视》,译有《红与黑》、《伊尔的美神》等名著。

☚ 黎申庚   黎锦晖 ☛
黎烈文

黎烈文1904—1972

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编辑家。湘潭人。1919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书记员、古籍部助理编辑。刻苦自学,从此走上文学道路。1926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第二年转赴巴黎,获巴黎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归国途中,与留法同学严冰之结为夫妻。回国后,曾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的法文编辑。1932年,年仅28岁的黎烈文接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工作,大量发表鲁迅、茅盾等人的文章,《自由谈》面目一新。1934年受国民党当局攻击后,被迫辞职。1935年参加《译文》社工作,1936年主编《中流》,1938年在福建省教育厅任中等学校国文科视导员,1939年任福建改进出版社社长,1946年去台湾任《新生报》副社长。不久,到台湾大学任外文系教授,执教26年,他翻译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如莫泊桑的《两兄弟》、司汤达的 《红与黑》等。出版的短篇小说有《舟中》等,散文有《秋外套》、《从上海到巴黎》、《悦子之心》等,《崇高的母性》是其代表作。他的散文,不拘一格,质朴平实,颇具特色。此外,还著有 《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等。

☚ 易君左   章士钊 ☛
黎烈文

黎烈文1904—1972

著名报纸副刊主编。幼名六曾,笔名李维克、林取、达五、达六等。湖南湘潭人。1922年离开家乡到上海,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6年去日本留学,后又转去法国学习,获硕士学位。1932年回国,就业于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任编译。此年12月,应史量才邀请,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大事改革,以呼吁救亡,针砭时弊为办刊宗旨,邀请鲁迅、茅盾等许多知名的进步作家撰稿,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使《自由谈》成为左翼作家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的重要阵地。1934年5月离开申报馆,与鲁迅茅盾等人组织译文社。1936年主编《中流》半月刊,纪念鲁迅,力主抗战。抗日战争期间去福建教书。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工作,1946年初任台北《新生报》副社长,1947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1972年10月31日在台北病逝。

☚ 德臣报   演义白话报 ☛

黎烈文1904—1972

笔名李维克。湖南湘潭人。1922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6年留学日本,次年赴法国,入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获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助理编辑、主编,大量发表鲁迅、茅盾、瞿秋白、郑振铎等进步作家的文章。1935年与鲁迅、茅盾、黄源等组织译文社,出版《译文丛书》。1936年创办并主编《中流》文艺半月刊。1939年创办改进出版社,任社长,出版一批适合抗日战争需要的青少年通俗读物。1946年去台湾,从事抗战后台湾文化的重建工作。曾任台湾省编译馆编纂、《台湾新生报》社副社长、台湾省训练团高级班国文讲师。1947年后任台湾大学文学院外文系教授,直至1972年病逝。著有《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舟中》、《崇高的女性》等;译作甚丰,有《红与黑》、《法国小说选》等20余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