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候风地动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測算部 > 觀測用具 > 候風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  hòufēngdìdòngyí

亦稱“地動儀”。測地震之儀器。東漢·張衡所造。《後漢書·張衡列傳》:“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晉書·天文志上》:“張平子既作銅渾天儀,……崔子玉爲其碑銘曰:‘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高才偉藝,與神合契。’蓋由於平子渾儀及地動儀之有驗故也。”

候风地动仪

中国古代观测地震的仪器,是东汉张衡公元132年发明创制的。该仪器是世界上第1台地震观测仪。仪器制成后放置在洛阳的灵台,供观测用,约到4世纪初,在动乱中失落。该仪器用青铜制造,仪体圆形鼓腹,直径8尺(汉代时1尺=0.2368 m,故8尺≈1.89 m),下附圈足,通高约1丈1尺5寸(约2.73 m)。仪器的灵敏度很高,最低可测地震烈度为3度左右(据12度地震烈度表)的地震。

候风地动仪hou feng di dong yi

ancient seismograph (invented by Zhang Heng in the Han Dynasty)

候风地动仪

用以测定地震的仪器。简称“地动仪”。东汉张衡创制。旨在观察当时西北地区频繁发生的地震现象,仿建筑中的都柱(即在宫室中间设柱)结构于顺帝阳嘉元年(132)制成。《后汉书·张衡传》:“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内设精巧的夹件,主要是中间的“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震摆周围的八种机械装置)。尊外相应地设置八条口含小铜珠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一旦发生较强烈的地震。“都柱”因震动失去平衡而触动“八道”中的一道,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观测者便可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据记载,地动仪成功地记录了顺帝永和三年(138)在甘肃发生的一次强烈地震。

候风地动仪

我国古代测验地震方向的仪器。东汉阳嘉元年(132),由太史令张衡发明制成。仪器为铜制,圆径八尺,形如酒樽,外有八龙, 口含铜丸。下有铜铸蟾蜍,张口承之。如有地震,地动仪中机械受震波影响,使震源方向的龙头吐出铜丸,落入铜蟾口中,以声音使人发觉,知其地震时间、方向。近人以为候风地动仪实为两种仪器,候风用来测风向,地动仪用来测地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