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麾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總名 > 黄麾仗 黄麾仗 huánghuīzhàng 古代儀仗隊。主要以黄麾氅、幡等仗具構成,故稱。隋已用之,後相沿襲,但規模、形制不一。唐宋鹵簿中有前、後之分,殿庭儀又有大、半、角、細之别;元亦分殿中、殿下等。《隋書·禮儀志七》:“高祖受命,因周齊宫衛,微有變革……大駕則執黄麾仗。”《新唐書·儀衛志上》:“黄麾仗,左右廂各十二部,十二行……十二行皆有行縢、鞋、韈。”《宋史·儀衛志一》:“宋初,因唐五代之舊,講究修葺,尤爲詳備。其殿庭之儀,則有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細仗……黄麾仗親征省還京用之。”又《儀衛志三》:“〔大駕鹵簿〕次後部黄麾仗。第一部,左右驍騎將軍各一人,檢校、折衝將軍一各人分領。”《元史·輿服志三》:“黄麾仗凡四百四十有八人,分布於丹墀左右,各五行。”《明史·儀衛志》:“丹墀左右布黄麾仗各九十,分左右,各三行。” 黄麾仗 黄麾仗仪仗名。皇帝在重大节日,及接见蕃国国王时所用的仪仗。《新唐书·仪卫志》: “元日、冬至大朝会、宴见蕃国王,则供奉仗、散手仗立于殿上; 黄麾仗、乐县、5路、五副路、属车、舆辇、伞2、翰1,陈于庭; 扇156,3卫300人执之,陈于两箱。黄麾仗,左右厢各12部,12行。第1行,长戟,6色氅,领军卫赤氅,威卫青氅、黑氅,武卫鹜氅,骁卫白氅,左右卫黄氅,黄地云花袄、冒。第2行,仪锽,5色幡,赤地云花袄、冒。第3行,大矟,小孔雀氅,黑地云花袄、冒。第4行,小戟、刀、楯,白地云花袄、冒。第5行,短戟,大5色鹦鹉毛氅,青地云花袄、冒。第6行,细射弓箭,赤地4色云花袄、冒。第7行,小矟,小5色鹦鹉毛氅,黄地云花袄、冒。第8行,金花朱縢格楯刀,赤地云花袄、冒。第9行,戎,鸡毛氅,黑地云花袄、冒。第10行,细射弓箭,白地云花袄、冒。第11行,大鋋,白毦,青地云花袄、冒。第12行,金花绿縢格楯刀,赤地4色云花袄、冒。12行皆有行縢、鞋、袜。前黄麾仗,首左右厢各2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领军卫折冲都尉各1人,领主帅各10人,师子袍冒。次左右厢皆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威卫果毅都尉各1人,领主帅各10人,豹文袍、冒。次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武卫折冲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卫折冲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当御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卫果毅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后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骁卫折冲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后厢各2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武卫果毅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后左右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后左右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威卫果毅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后左右厢各1部,部12行,行10人,左右领军卫果毅都尉各1人,主帅各10人。次尽后左右厢,军卫、主帅各10人护后,被师子文袍、冒。左右领军卫黄麾仗,首尾厢皆绛引幡,20引前,10掩后。10厢各独揭鼓12重,重2人,赤地云花袄、冒,行縢、鞋袜,居黄麾仗外。每黄麾仗1部,鼓1,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将军各1人,大将军各1人,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各1人检校,被绣袍。” ☚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贺仪 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