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辉次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辉次郎 【生卒】:1883-1937 【介绍】: 后改名北一辉,日本新潟县人。 黑龙会员,日本社会党员。1906年自费出版《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主张把国体和国家、天皇和国家分开。自称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卢梭的民主主义,实际是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君民共治的社会主义。在东京由宫崎寅藏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参加《革命评论》社内部的反孙(中山)派,为章炳麟、陶成章、宋教仁、谭人凤等掀起倒孙风潮推波助澜。对日本在野党和大陆浪人援助孙、黄(兴)一派感到不满,竭力推崇宋教仁、谭人凤二人。 1911年后曾两次到中国活动。1916年著《中国革命外史》(1921年出版),捧宋教仁、谭人凤、章炳麟,贬孙中山、黄兴。1919年在上海写成法西斯主义理伦代表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主张改造日本,把天皇特权转移给军人,实现军人独裁的国家社会主义,“解放”亚洲,“保全中国”,“印度独立”,成立“亚洲联盟”,进而实现“革命的大帝国”,即“世界的大政府”或“世界联邦”。日本是“君临于世界大小国家之上的最强的国家”,“统治各国的最高的国家”,“日本的旭日旗象太阳一样普照全人类”,“地球上的支配者只有一个大日本帝国”。1920年带著养子(谭人凤的孙子,后改名北大辉)从中国回日本。与大川周明组织天皇制法西斯主义团体犹存社。 后又与退伍军官西田税在陆军中组织天剑党,在海军中组织王师会。1930年前后得到许多青年军官的拥护,并获得三井财阀池田成彬的巨额津贴。 为加快日本法西斯化步伐,1932年5月15日海军青年军官枪杀首相犬养毅,1936年2月26日陆军皇道派青年将校1400余人发动政变,杀害前首相斋藤实等。不久军部另一派统制派压制皇道派。1937年以“二·二六”事件主谋犯罪名被处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