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灌区
1964年动工,1968年建成。位于沅水一级支流白洋河中上游,设计灌溉桃源县11个乡镇37.5万亩农田,历史最高灌溉面积28.5万亩,现实际灌溉28.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7万亩。主体工程是黄石水库,灌区主体是渠道与附属建筑物。干渠3条,其中总干渠长19.2公里,南干渠长39.7公里,北干渠长40.3公里。总干渠设计流量23.5立方米/秒。一级支渠共29条,长373.3公里,设计流量0.48~2.38立方米/秒。干渠附属建筑物有渡槽24座,长3386米,隧洞13座,长1577米,埋管6处,长724米,泄洪闸26处,分水闸15处,节制闸11处,灌溉管344处,启闭机46台,量水站11个。支渠附设建筑物有渡槽17座,长1533米; 隧洞130处,长7502米; 倒虹吸管5处,长1135米; 其它附属建筑物131处。全灌区有结瓜工程10余座,总干渠首有电站1座,装机容量1×6504瓦,1975年动工兴建,1979年建成投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