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河经济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河经济带

依据黄河水资源和沿岸地区矿产资源、重要城市等形成的沿黄经济密集地带。从经济和城市布局看,该经济带已初具规模,其中能源工业已显露出明显优势。黄河上游水电、中游煤炭、下游石油,已初步成为中国横贯东西的能源带。1997年沿黄省区提供了全国51.64%的煤炭、26.06%的石油和27.06%的电力,是国家举足轻重的三大常规能源基地。此外,有色金属、稀土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铝土、钼、铌、硫、石膏、耐火粘土等6种矿藏储量都占全国总储量的30%以上。集中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地区的稀土矿,储量占全国的96.3%,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钴、锌、铅、碱、硫、铁、铜、钙、金、铂、镍等矿藏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黄河上游已成为电解铝、铜、铅、锌、镍、稀土金属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的1/4,素有“有色金属长廊”之称。沿黄地区的宁蒙灌区、渭汾灌区和下游黄淮平原灌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1997年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大宗农作物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1.28%、33.20%、27.03%和47.89%。中游沿黄两岸数千万亩干旱高地、河口三角洲待开发土地500多万亩,黄河入海口还以每年3万亩的速度填海造陆。这些地区都是今后能够集中连片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
黄河经济带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部分地区处于恶化状态,特别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下游的地上河,均存在重大隐患,需要进行综合治理。(2)缺乏实力雄厚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沿黄地区的兰州、太原、西安、郑州、济南等中心城市虽然发展迅速,但仍主要是省区性经济中心,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对更大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加快建设跨省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对全带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交通、通讯、商贸、科技、金融等的发展仍需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尚处于初期。
国家计委制定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提出,在建设沿海、沿长江地带的同时,将沿黄地带列为中国生产力布局的第三条主轴线,进行重点建设。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黄河经济带近期重点开发建设区有3个。一是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区,包括龙羊峡至青铜峡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及甘肃金川、厂坝等地。开发任务以水电和有色金属冶炼为重点,适当发展有关加工工业,使之成为开发西部地带的一个重要基地。二是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部分地区及河南西部。重点是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煤、电、铝、化工等工业为主的全国最大能源重化工综合开发区。该基地崛起,不仅能为全国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促进加工工业的高速发展,而且也将大大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有利于加速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三是山东半岛及黄河三角洲,将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和海洋开发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及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建设3个重点开发区的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下游黄淮海平原、中游渭汾河平原和上游宁蒙河套平原等粮食生产基地。在发展沿黄大、中城市城郊畜牧业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草原建设,提高上游高寒草原和中游干旱草原区等主要牧业区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林业,加强三北防护林网及河套平原、渭汾平原、黄淮海平原农田防护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及太行山绿化工程等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自然环境。沿黄各省区也都非常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并对骨干交通通讯线路、重点商贸设施、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型旅游景区等进行重点建设,还利用新亚欧大陆桥一线两口的独特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全带经济发展日益充满活力。
对建设黄河经济带,沿黄各省区,各河段积极性都很高,并已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成功经验,开展多边协作,开发共同市场。已建立的跨省区经济协作组织有:沿黄河经济协作带省区负责人联席会、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省区毗邻地区经济协作组织有: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经济协作会、临夏-海东民族经济协作区等。各省区对建设省区内黄河经济带也都非常重视,河南、宁夏等省区都提出省区内生产力布局以黄河经济带为龙头的战略决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