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櫨 > 黄櫨
黄櫨  huánglú

即櫨。

黄栌cinereous smoketree

Cotinus coggygriavar.cinerea,别名红叶、黄道栌。漆树科黄栌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染色体数2n=30。高达5m,树冠多呈圆球形。树皮灰褐色,小枝赤褐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cm,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花期5月。果序长约20cm,核果肾形,红色,果期8月。产中国华北、西北、华中及华东等地,欧洲东南部也有分布。喜阳,稍耐半阴,耐旱、耐寒。适应性强,在瘠薄或碱土上均能生长,忌水湿及粘重土壤。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滞尘性强。秋季温度降至5℃时,日温差在10℃以上,秋叶可4~5天后转红。在低海拔平原,因温差不够,难于观赏到红艳秋叶。


播种繁殖(秋播),也可分蘖、根插或嫩枝扦插,栽培品种主要用嫁接繁殖。夏季高温高湿期易染白粉病及霜霉病,除加强通风透光外,还应每10天喷一次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或0.3°~0.5°石硫合剂防治。
黄栌秋季叶色变红,鲜艳夺目,夏初花开时不育花梗伸长成羽毛状,簇集枝梢,犹如万缕罗纱绕林间,丛植、片植于山坡、河岸,或配植于大型山石旁均很适宜。
见于栽培的有欧洲黄栌(C.coggygria),高达5m,叶卵形至倒卵形,无毛,产欧洲东南部。其变种及栽培品种有:毛黄栌(var. pubescens),小枝被灰色短柔毛,叶背面密生短柔毛,产中国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和浙江,欧洲东南部、西亚至高加索也有分布;粉背黄栌(var. glaucophylla),叶背面被白粉,产中国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及山西;‘紫叶’黄栌(cv. Purpureus),叶紫红色;‘垂枝’黄栌(cv. Pendu-lus),枝下垂,树冠伞状;‘四季’黄栌(cv. Semperflo-rens),一年开花多次。四川黄栌(C. szechuanensis),高2~5m,叶近圆形或阔卵形,产中国四川西北部。矮黄栌(C. nana),高0.5~1.5m,叶近圆形或卵圆形,花萼紫红色,花瓣粉红色具紫红色脉纹,果褐色,产中国云南西北部。美洲黄栌(C. americanus),高达12m,产美国。

黄栌

药名。出 《本草拾遗》。又名黄道栌、栌木、月亮柴、黄栌木。为漆树科植物光叶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var.cinerea Engl. 的木材或根。分布西南、华北和浙江等地。苦,微寒。入心、肝经。清利湿热,宁心平肝。治烦热,目赤,黄疸,急、慢性肝炎,麻疹不出。煎服:6~9g。木材含硫黄菊素及其葡萄糖苷,又含杨梅树皮素及没食子酸等鞣质成分。还含非瑟素(Fisetin) 及二氢非瑟素。杨梅树皮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痢疾、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对人鼻咽癌KB细胞有抑制作用,在体内对黑色素瘤B15和淋巴白血病L1210有抑制作用。杨梅树皮素等可抑制大鼠眼醛糖还原酶。非瑟素可抑制小鼠小肠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

黄栌common smoke tree

Cotinus coggygria Scop.,漆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高达8 m,树冠呈圆球形。单叶互生,卵圆形或近圆形,长3~8 cm,宽2.5~6 cm,侧脉6~11对,先端分叉;叶柄细长。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5出数;子房1室。果序长5~20 cm,多数不孕花羽毛状细长花梗宿存。核果肾形,径3~4 mm,红色。分布于华北、西南及河南、陕西、湖北、浙江等省;南欧至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秋叶红色,为著名观叶树种。木材可提黄色染料。

黄栌

黄栌

黄栌huangluCotinus coggygria

亦称栌木。漆树科,黄栌属。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树皮暗褐色。小枝紫褐色。树冠圆形。单叶,互生,倒卵圆形、卵圆形或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两面有灰色柔毛,下面较密。花杂性,排列成顶生圆锥花序,混有多数不育花,不育花早落,但花梗伸长,且被毛,呈羽毛状。花期4~5月。核果,肾形。入秋后叶变红色,称为红叶,供观赏。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中部。木材黄色,可提黄色染料; 树皮、叶可制取烤胶。枝、叶入药,有消炎、清湿热之效。

☚ 枫树   栎树 ☛
黄栌

黄栌Huanglu

漆树科。又名毛黄栌、红叶。落叶灌木,树汁有强烈气味。叶近圆形,长5—7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萼片、花瓣和雄蕊各5;子房1室,花柱2—3。核果小,肾形,径3—4毫米,红色,果序上有多数不孕花的紫绿色羽毛状细长花梗宿存。产华北、浙江、山东、湖北、四川、陕西等省。树皮可提栲胶;叶含芳香油;木材可提黄色染料;枝、叶入药,能消炎、清湿热;北京香山黄栌受霜寒后叶绿素破坏,叶黄素和花青素显示出红叶的特点,为北京的秋日一大特色。真正的红叶主要是黄栌,而槭树科的槭树(也叫枫树)、南方金缕梅科的枫香的叶到秋天也变红或黄色。

☚ 橡胶树   杧果 ☛

黄栌huáng lú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黄栌(11)。药名。
【基原】为漆树科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的木材。
【别名】黄道栌、黄栌材(《中国树木分类学》),栌木(《经济植物手册》),月亮柴(《贵州植药调查》)。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
❶《本草拾遗》:“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❷《日华子本草》:“洗汤、火、漆疮及赤眼。”

黄栌

黄栌

黄栌,始载于《本草拾遗》。为漆树科植物红叶Cotinuscoggyg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 的木材、根或枝叶。原植物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省。
本品味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目赤肿痛、丹毒、漆疮等证。《本草拾遗》载,黄栌能“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现代临床应用,取黄栌的根及树枝煎汤,或与栀子、茵陈同煎服,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无黄疸型肝炎,均有疗效。黄栌的叶与菊花煎汤服,可治目赤肿痛; 捣烂外敷,可治丹毒;煎水,可洗漆疮及汤火烫伤。此外,用本品煎汤或制成片剂服,又有防治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作用。煎服,10~15g; 急性肝炎可用至30g。
实验研究: 茎枝含黄酮类、酸性成分、有机酸、香豆精、内脂、强心甙类、蒽醌及其甙类、糖类及油脂等。叶中所含成分与茎枝基本相同,但叶中还含生物碱,而茎枝中黄酮类含量较多。
叶中提得的总黄酮对小鼠甲醛性、 蛋清性炎症有抗炎作用。

☚ 蔷薇根   菥蓂 ☛
000021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