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巢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巢起义

唐末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于唐乾符二年(875)率众数千响应王仙芝起义。王死后,黄被推为首领,乾符六年(879)占广州,众至百万。广明元年(880)克洛阳,年底入长安建大齐政权。中和三年(883)四月撤离长安,力攻陈州300日不克,损失颇重。后至泰山狼虎谷时,黄巢自杀,起义失败。

黄巢起义

117 黄巢起义

875年,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聚众响应王仙芝起义。后因反对王仙芝接受唐招安,率部独立作战。王仙芝死后,被王仙芝余部推为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为避唐朝重兵,起义军渡江南下,进入福建,先后占领虞州 (今江西赣州)、吉州(今吉安)、福州,于879年攻占广州,队伍发展至100万人。同年10月,进行北伐。881年11月攻占洛阳,12月攻占长安,并在长安建立大齐国,年号金统。后在唐军围攻下,起义军退出长安。884年,在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黄巢起义历时11年,转战南北各地,是唐朝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 王仙芝起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 ☛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Huangchao qiyi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吏贪赃枉法,地主阶级大肆兼并土地,同时唐王朝对南诏的战争愈演愈烈,农民的赋役日益沉重,咸通十四年(873)关东地区在连年水旱情况下又遇特大灾情,官吏照旧催逼赋税,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咸通十五年(874)私盐贩王仙芝率数千农民在长垣(河南长垣)起义,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第二年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率众响应,广大贫苦农民也纷纷加入起义队伍,数月之间起义军发展到几万人。唐王朝派兵镇压受挫,又以官职诱降,王仙芝一度动摇,黄巢便分兵独立作战。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黄巢被推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为避开唐王朝重兵攻击,义军10余万人渡过长江,突入江西、浙江,仅用1个月修筑了一条通过仙霞岭山区、长七百里的山路,进入福建,后起义军又进入岭南,攻占广州,队伍发展到几十万人。不久黄巢宣布北伐,一路攻克桂州(广西桂林)、潭州(湖南长沙),进占江陵,转战江西、安徽、浙江地区,声势浩大。唐政府任用淮南节度使高骈对付义军,驻屯扬州。高骈派部将张璘进攻义军,不料张璘军队一举被歼,长江防线也被突破。义军顺利渡江进入淮北,很快占领洛阳,又乘胜西进。广明元年(881)十二月,起义军攻破潼关进入长安,唐僖宗狼狈逃往四川,黄巢在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农民大起义达到了胜利的顶点。中和三年(金统四年。883),长安在唐军长期围困中,物资供应日趋困难,起义军被迫撤离长安,经蓝田退往河南。在陈州(今河南淮阳)黄巢部将孟楷牺牲,黄巢为报仇,以全力围攻陈州300日之久,直至唐兵追逼而来,义军背腹受敌才被迫从陈州撤兵北上。中和四年(884)六月渡汴河又遭沙陀骑兵突袭,义军溃败,黄巢率余部进入山东,在唐兵不断追击下,黄巢退至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境)不屈自杀。历时11年,遍及今天十余省区的大起义失败了,但在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唐王朝也已名存实亡。

☚ 唐长安   五代十国 ☛

黄巢起义

唐末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于唐乾符二年(875年)率众数千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十二月,义军攻下蕲州(今湖北蕲县)后黄与王分道,黄部进兵齐、鲁。王死后,黄被推为首领,率兵南下,经吴地入闽。乾符六年(879年)占广州(今广东广州),众至百万。休整后黄沿湘江东行至长江、淮河一线, 回军北伐,广明元年(880年)克洛阳(今河南洛阳),继而克潼关,年底入长安(今陕西长安)。长安建大齐政权。然义军因流动作战无根据地,入长安后粮源断绝,被迫于中和三年(883年)四月撤离长安,力攻陈州(今河南淮阳) 300日不克,损失颇重。义军向许州(今河南许昌)转进时遭唐将李克用袭击,别将当让等降唐。黄巢率余部转战山东又遭唐军阻击和追击,伤亡惨重。后至泰山狼虎谷时,黄巢自杀,起义失败。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黄巢,曹州冤句 (今山东菏泽)人。私盐贩出身。唐朝末年,朝政腐败,赋敛苛重,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唐乾符元年(874),濮州人王仙芝首举义旗,于长垣起义,乾符二年 (875),黄巢率众响应,旋攻克曹、濮二州,转战于山东、河南12郡之间,后因反对王仙芝接受唐朝招安,与王分兵,独立作战。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后,黄巢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设置官署。后率义军南下,经江西、浙西、浙东,进入福建。翌年 (879) 进入岭南,攻克广州,众至百万。是年十月回军北伐,进入湖南,沿湘江而下,经鄂州东行,渡长江、淮河,进军淮北,称率土大将军,旋改称天朴大将军。880年11月,攻克洛阳。是年底 (881年初)进入长安(今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但因长期流动作战,未建立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加之入长安后,未乘胜追击唐的残余力量,长安不久被唐军包围,粮食匮乏。883年,义军撤出长安,旋即攻克蔡州 (今河南汝南),进围陈州 (今河南淮阳),300日不下。由于腹背受敌,屡战失利,次年退至山东泰山狼虎谷,为敌军追迫,黄巢自刎而死。起义至此失败。这次大起义前后共历10年之久,遍及今12省区,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从此唐王朝名存实亡。

☚ 甘露之变   五代十国 ☛

黄巢起义

唐末的一次农民大起义。黄巢起义首先发生在黄河下游地区。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赋税徭役日益苛重,两税税额不断增加。此外,唐政府还以“和籴”、“和市”等名目,向人民巧取豪夺。沉重的剥削压榨,使农民无法承受,大量流散他乡。针对贩卖私盐情况,唐政府又制定了严厉禁令,处死违禁者。结果却致使盐贩组织起来,武装贩盐,同官府对抗。就统治阶级而言,唐末皇帝多昏庸腐朽,各级官僚贪污成风,宦官把持朝政,藩镇割据地方,政治愈加黑暗。懿宗时期,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尖锐抨击时政,认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表明阶级矛盾已达到异常尖锐的程度。
乾符二年(875年)初,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率数千人在黄河北岸的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向天下发布檄文,斥责唐朝官贪、赋重、赏罚不平。同年六月,王仙芝攻下濮州和曹州。这时,盐商黄巢率数千之众在冤句(今山东菏泽)起义,响应王仙芝。后两股义军汇合一起,共同作战,攻下山东一些州县,人数发展至数万。唐政府调河南,山东等地节度使率兵镇压,义军转入河南,连克阳翟、郏城、汝州等地,“东都大震”。唐政府急忙增兵把守潼关,加强洛阳守卫。义军转而南下,经南阳进入湖北,连克郢、复、随、安数州。唐政府无奈,只好采用招抚办法,用官职诱使王仙芝投降。王仙芝动摇,遭到黄巢等的反对,遂率部分义军回河南。王仙芝一部仍留湖北。五年(878年),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与唐军作战中失败被杀,其部下大部分在尚让率领下北上投靠黄巢。两股义军共推黄巢为王,称冲天大将军。黄巢看到中原地区唐军力量雄厚,遂向江南地区发展。五年(878年)春,义军由山东入河南,再至淮南,渡长江进江西,又转战两浙,进入福建。六年(879年)夏,攻克广州,发布文告,痛责唐朝。同年十月,返师北上,一路攻克潭州(长沙)、江陵、鄂州(武昌),渡过长江,进入河南。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攻破洛阳。十二月,黄巢率军占领长安。十二月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正式建立农民政权。但是,黄巢义军未建立稳固根据地,未乘胜追击唐残余势力,使唐王朝得以调集军队围困、夹攻义军。义军内部朱温等人叛变降唐,给义军造成很大损失。中和三年(883年)黄巢被迫退出长安,入河南,领兵攻陈州(今河南淮阳),300天不能下。唐援军至,黄巢战败,退至山东,在泰山狼虎谷自刎而死。时为中和四年夏。至此,起义失败。
这次起义历时10年,义军多时达近百万,转战10余省,给唐王朝和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并表达了均平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

见“黄巢”。

☚ 黄河支队   黄石公三略 ☛

黄巢起义huang chao qi yi

【历史】Huang Chao Uprising (875 A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