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大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大王 黄大王民间所敬之神。乃明末清初所祀地方性河神之一。黄大王崇拜,是典型的以生人充河神者。据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黄大王传》,黄大王者,即黄守才,字英杰,号对泉,河南偃师南乡夹河王家庄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年) 十二月十四日。生而神奇,时空中有言此为河神者。失父母,育母舅刘氏家。方岁余,表兄抱之出,不慎坠于井,兄惊呼救之,人至则守才坐嬉水面,若有载之者。23岁至济源天坛山中十方院,值岁旱,不得水,守才指地使凿之,得一泉,引之,遂不涸,为山田灌溉利,人传其神奇,远近异之。后有官府粮船二百艘滞河沙不得动,守才至,助之执篙,船俱开去,人皆称其为河神。崇祯十五年 (1642年),明军与农民军作战,均决黄河口,后工部侍郎周堪赓修决口不成,至偃师请守才,为乘舟插杨枝于河口,依筑堤,堤成。清顺治三年(1646年),考城流通决口。四年,河督杨方兴闻守才神,往请之。守才至,命于决溜中下埽,埽不动,塞决甚易。怀庆人首先为其立生神主于城北回龙庙。八年,杞县旱,请守才祷雨,得大雨,杞人亦为之生立庙。康熙二年 (1663年) 十二月十四日卒于家,葬县南万安山下。雍正十二年(1734年),陈留曲兴集修建大王坛庙,赐名溥仁观。细观诸记载,黄守才实明末清初一精通治水之道者,民间神其术,又以种种神迹附会之,遂由平民生而成神矣。清初统治者重视治河,便接受民间信仰,并抬高了黄大王的地位。乾隆三年(1738年),敕封黄大王为“灵佑襄济王”,定制每年十二月十四日祭祀。四十二年,开封建黄大王庙。嘉庆二十年 (1815年) 敕建江南黄大王庙为灵佑观。道光四年(1824年)加封“显惠”,十一年加封“昭应”,是为“灵佑襄济显惠昭应王”。至光绪五年(1879年),迭加封号为“灵佑襄济显惠赞顺护国普利昭应孚泽绥靖普化宣仁保民诚感黄大王”。由于清政府的提倡,黄大王成为在清代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性河神。 ☚ 金龙四大王 临水陈夫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