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冈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冈起义 又称“潮州黄冈起义”、“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成员许雪湫联络会党首领余丑、陈涌波等筹划起义。是年5月22日,余、陈聚众七百余人在潮州黄冈(今广东饶平)城外誓师发难,攻入都司衙门,发布文告,宣称“除暴安良”,队伍发展至五、六千人。25日向汫洲港清军出击时,伤亡甚多,起义军败散。余丑等逃亡香港。 黄冈起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同盟会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即丁未黄冈之役。黄冈一带是会党重要活动地区,同盟会认为要进行革命活动,“首在得众”,遂以会党为对象,做大量的争取和联络工作。孙中山特派许雪秋、余既成(或作纪成、继武)等定于正月初五(2月17日),乘新岁清吏防疏举义。计划先由饶平县丘松召集所部于浮山圩首先发难,进攻潮州,然后,黄冈、惠来、丰顺等处起兵响应,许雪秋等则居中策应。因机谋泄露,清廷增兵黄冈,革命党人三人被捕,起义未能发动。后于四月十一日(5月22日)聚集七百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血战一夜,攻入黄冈,擒杀司官巡检王绳武及守城把总许登科,缴获清军枪械数十枝,成立军政府,发布檄文,免除苛税。后起义军攻清军驻守的汫洲(距黄冈二十里)失利,遂确定“暂时解散,俟时再举”。许雪秋等起义军领导人转回香港,起义失败。 黄冈起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同盟会领一导的反清武装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黄冈一带是会党重要活动地区。孙中山特派许雪秋、余既成(或作纪成、继武)等定于正月初五(2月17日),乘新岁清吏防疏举义,先由饶平县浮山圩首先发难,进攻潮州,然后在黄冈、惠来、丰顺等处起兵响应。因机谋泄露,清廷增兵黄冈,革命党人三人被捕,起义未能发动。后于四月十一日(5月22日)聚集700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血战一夜,攻入黄冈,擒杀司官巡检王绳武及守城把总许登科,缴获清军枪械数十枝,成立军政府,发布檄文,免除苛税。后起义军攻清军驻守的讲洲(距黄冈20里)失利,许雪秋等起义军领导人转回香港,起义失败。 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清末同盟会领导的反清起义。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1907),同盟会决定在广东潮州、惠州等地举行起义。因准备未就绪,起义时间一再推迟。四月十一日(5月22日)晚,余永兴、陈涌波、余既成(或作纪成、继成)聚集会党七百人,誓师起义,攻入潮州黄冈,擒杀城守许登科及王绳武。起义军举陈涌波、余既成及张跃为正、副司令,成立军政府,布告安民。三日后,起义军进攻驻汫洲清军失利。为保存力量,起义军自行解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