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偷渡阴平道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偷渡阴平道之战景元四年(263年)九月,魏大都督司马昭借蜀内政不修、边疆少备之机决定灭蜀。“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路大举攻蜀。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十二万,从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子午谷(陕西西安南)进攻。军至剑阁,受阻于姜维。攻经月未克,意退军。征西将军邓艾上书司马昭,议从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由邪经偷渡。经德阳亭(四川平武县城东北二百里之雁门壩)、左担道,取涪(四川绵阳东),以奇兵趋成都,敌必无备,昭允。阴平道(位岷山东摩天岭东麓,由甘肃文县西,经四川武平县东左担山者为阴平道)东经安阳关可通汉中,南出江油(四川省平武县东南)、涪县可达成都。阴平道至为艰险,大军难行。艾于十月中旬自阴平出发,亲率精兵万人导前开路,其余二万人负粮担杖继后。邓军沿白水河谷(景谷)东行,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粮运匮困。当军至马阁山(今四川平武东南之龙门山),路不通,邓留下车马,身先士卒,“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越过山险,直达江油戍(今四川省平武县东南之南壩)。蜀军守将马邈降。蜀行都护平尚书事卫将军诸葛瞻,以艾军疾至破其先锋遂自涪亭还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城,非今绵竹县),列阵待艾。艾遣子邓忠出其右,司马师纂出其左,忠、纂战不利皆退。艾令忠、纂复战,败诸葛军。斩瞻及子诸葛尚,尚书张遵力战死,艾占绵竹。十一月,刘禅降邓艾,艾军进占成都。是时,姜维在剑阁同钟会相持,知绵竹失守,东撤巴中(四川巴中),后迫退至郪(四川三台县南)。奉刘禅命向钟会投降。阴平失守,导致蜀汉政权最后灭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