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鹿茸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鹿茸丸

❶《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鹿茸(酥炙)、牛膝、麦门冬、肉苁蓉(酒浸一宿,炙干)、石斛各一两半,覆盆子、萆薢、桂心、茯苓、炮附子、人参、黄芪各一两,钟乳粉、熟地黄各二两,防风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治虚劳伤惫,骨气不足,精清而少,阴痿,脚膝无力。
❷《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炙鹿茸、椒红、桂心、炮附子、煅牡蛎、炒补骨脂、石斛、肉苁蓉、炙鸡内金、沉香各一两,炙桑螵蛸三钱。为细末,酒糊为丸,空腹温酒送下。治妇人阳气虚寒,小便白浊,滑数不禁,或脐腹阴冷,大便不实。
❸《济生方》卷一方。又名济生鹿茸丸。鹿茸(酒蒸)、川牛膝(酒浸)、五味子各二两,石斛、菟丝子(酒浸)、棘刺、炒杜仲、巴戟天、炒山药、煅阳起石、炮附子各一两,沉香(另研)半两,炒川楝子、煅磁石、官桂、泽泻各一两。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盐酒或盐汤送下。治肾虚少气,腹胀腰痛,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黧黑,百节疼痛,日渐无力。
❹《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鹿茸(酥炙,捣成泥)、五味子、熟地黄各等分。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治因脚气而脚腕生疮。
❺《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鹿茸(酥炙)、制赤石脂、制禹余粮各一两,艾叶、柏叶、炮附子各半两,熟地黄、当归、续断各二两(一方无艾叶)。为细末,酒糊为丸(或作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送下。治妇人冲任虚衰,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经水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

鹿茸丸 《三因方》卷十

【组方药物】 鹿茸23克(去毛,切,炙) 麦门冬60克 熟地黄 黄芪 鸡内金(麸炒) 苁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纸(炒) 牛膝(酒浸) 五味子各23克 茯苓 玄参 地骨皮各15克 人参23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米汤送下。
【适应病证】 肾虚消渴,小便无度;肝血亏虚,四肢抽搐。


鹿茸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药物】 川牛膝(去芦,酒浸) 鹿茸(去毛,酒蒸) 五味子各60克 石斛(去根) 菟丝子(淘净,酒浸) 棘刺 杜仲(去皮,锉,炒) 川巴戟(去心) 山药(锉,炒) 阳起石(煅) 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 沉香(另研)15克 川楝子(取肉,炒) 磁石(煅) 官桂(不见火) 泽泻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6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盐酒或盐汤送下。
【主要功效】 补肾阳,壮筋骨。
【适应病证】 肾虚少气,腹胀腰痛,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黧黑,百节疼痛,日渐无力;或肾脏真阳久虚,下体萎弱疼痛,喘嗽。


鹿茸丸 《袖珍方》卷二引《澹寮方》

【组方药物】 嫩鹿茸30克(蜜炙) 沉香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去芦) 炒茴香各15克 菟丝子30克(酒浸,蒸数次,研如泥,箬叶上焙) 葫芦巴(炒) 炒破故纸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用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酒或盐汤下。
【主要功效】 温补肾阳。
【适应病证】 虚劳精血虚惫。

鹿茸丸lù róng wán

《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狗脊。方剂名。
【方源】《济生方》。
【组成、用法】用金毛狗脊燎去毛、白敛各一两,鹿茸酒蒸焙二两,为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功用主治】室女白带。

鹿茸丸

鹿茸丸

本方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是从《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鹿茸丸衍化而来。方由鹿茸(去毛,切,炙)三分,麦门冬(去心)二两,熟地黄、黄芪、鸡䏶胵(麸炒)、苁蓉(酒浸)、山茱萸、破故纸(炒)、牛膝(酒浸)、五味子各三分,茯苓、玄参、地骨皮各半两,人参三分(一方无玄参,鹿茸用七钱)组成。上药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功能温阳固肾,滋阴益气。主治消渴日久,肾脏阴阳两虚,元气大伤,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者饮一溲一,形体消瘦,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腿痠软,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本方所治消渴为下消。下消属肾,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元气大伤,故用温阳固肾,滋阴益气之法。方中鹿茸、肉苁蓉温肾益阳;熟地、玄参滋阴壮水;人参、黄芪大补元气;山茱萸、破故纸、五味子固肾摄液,以止水液下泄;麦冬、地骨皮润肺清肺,以护水之上源;牛膝补肾填精,配地黄能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配黄芪、山茱萸、肉苁蓉等能治肾消足痿弱无力,小便数或不禁;鸡内金健胃除热,配黄芪、五味子能治肾消小便滑数白浊;茯苓能益脾胃,调节机体水液,《名医别录》称其“主消渴”,《汤液本草》称其“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少能利之”。配合成方,具有温阳固肾,滋阴益气之功。临床用于下消见有阴阳两虚,元气大伤症状者,以小便频数,如膏如脂,面黑耳焦,腰腿痠软,神疲乏力,脉沉细无力等为辨证要点。
鹿茸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二两,人参(去芦头)三分,泽泻五(三)分,赤石脂三分,石斛(去根,锉)三分,熟干地黄二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白茯苓二(三)分,萆薢(锉)三分,白芍药三分,甘草(炙微赤,锉)一分,黄芪(锉)三分,桑螵蛸(微炒)半两,子芩半两,龙骨三分,桂心半两,牡蛎(烧为粉)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下二十丸。功能温肾固精,益气滋阴。主治肾消气虚羸瘦,四肢无力,小便色白,滑数不禁,不思饮食,心神虚烦。

☚ 全鹿丸   斑龙丸 ☛
000044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