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公园位于昆明城区西南4km处的滇池之滨,与太华山隔水相望。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湖北籍僧人乾印在此讲经,后修观音寺,游人增多。康熙三十五年(1696)巡抚王继文扩建,建楼2层。因登楼可望滇池风光,故改名“大观楼”。清道光八年(1828)楼增为3层。又相继建涌月亭、澄碧堂、观稼堂、催耕馆等,使大观楼增色,成为一座园林。清乾隆年间作者孙髯翁写下180字长联,轰动当时,闻名于世。清咸丰七年(1857)楼与长联被毁于兵火。现存大观楼为同治五至八年(1866~1869)重建。清光绪十四年(1888)长联重新楷书,挂在大观楼前门柱上。1913年辟为公园。1949年后扩大园址规模,将李园、庚园、柏园、鲁园、丁园等5园并入。园内主要景点有大观楼、揽胜阁、挹爽楼、琵琶岛、蓬莱仙境等30余处。并建有堤岸、通桥、画舫游艇等。每年中秋之夜,赏月盛会中,灯火壮观,五光十色,风景如画。1961年郭沫若游园时,写《登楼即事》诗,予以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