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形金冠顶、金冠带
战国。冠顶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394克。1972年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此鹰形金冠顶系一展翅雄鹰立于半球形体上。鹰身由金片作成,身体为空心,周身显出图案化的羽毛。鹰头与颈部之间饰一带花边的金片,形似项链。在头部和颈部尚镶嵌两块绿松石。鹰鼻内及尾部均向体内插入金丝,与腹部相连,使头、颈和尾部可以左右摆动。鹰形金冠顶下部的半球形系由金片锤成,球面上由四只狼和四只羊组成的浮雕,它们相对而卧,构图极紧凑,富于装饰性。整个金冠饰构成了雄鹰鸟瞰狼羊咬斗的生动场面。金冠带系由三条半圆形金带组合而成。冠带前部由两条上下相接,末端用榫铆连接。冠带两端有卧状虎、马及盘角羊等浮雕,其他部分饰绳索纹。以上两件器物均属上乘佳作,在制作技法上,除了使用传统的铸造法外,还使用了压印、锤揲、抽丝及镶嵌等工艺,它们代表了战国时期匈奴地区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