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御寒照理说,应该是常年生活在严冬酷寒里的北方边陲之民,最懂得怎样御寒。可是,有谁想到,世界上最理想的又轻又暖的御寒羽绒服,是生活在亚热带的唐代岭南百姓发明的。刘恂《岭表录异》说:“南道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衲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新丝绵)也。”它的制法,也和今天的鸭绒被差不多:选择鹅羽上的细绒毛,夹在布帛之中;再用针线横竖缝纫起来,使绒毛不致钻出。所不同者,只是今用鸭毛,古用鹅毛而已。古人说:“鹅绒被”可以防治惊风、颠癎症,最适宜给小儿盖。这是鸭绒被不及之处。 地处岭南的柳州百姓,也用鹅毛为芯,制成毡毯,以御腊月之寒。柳宗元《柳州峒氓》诗说:“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这是该地的风俗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