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鹅掌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鹅掌风

病名。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外科正宗》卷四:“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多因感受风毒,凝结皮肤,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初起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瘙痒,继而疱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手掌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遍及全手;进一步发展可染及指甲并使之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经久不愈。用鹅掌风浸泡法浸泡患手;或用二矾汤熏洗,外搽疯油膏或红油膏。重者可内服祛风地黄丸。相当于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鹅掌风

病名。出自《外科正宗》。即手癣。一种表浅性皮肤真菌病。多患于手心及手指屈侧。初起为小水泡,破溃吸收后出现脱屑;以后扩大融合,形成不规则的或半环形的病灶,边缘清楚。发于指缝间者,常有潮红、湿润、脱皮,自觉瘙痒。入冬可伴发皲裂、屈伸不便。

鹅掌风

鹅掌风

中医病名。即手癣。是一种发于手掌的皮肤病。临床表现有初起掌心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瘙痒,继而疱破,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严重者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若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指甲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长,缠绵难愈。多由风湿凝聚,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此病包括西医的手部慢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多采用外洗法治疗。

☚ 丹毒   油风 ☛

鹅掌风

病名。手掌粗糙干裂如鹅掌而得名。多由风湿蕴积,日久化燥伤血,皮肤失养,或由接触染毒而致。证见掌指皮下小水疱,疱破后叠起白皮,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冬季干裂疼痛。外治为主,可用醋泡方,或涂药加热烘疗法。

鹅掌风é zhǎng fēng

《本草纲目》主治第4卷诸疮上(艾叶牛屎)(2)。病证名。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外科正宗》卷4:“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多因感受风毒,凝结皮肤,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初起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瘙痒,继而疱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手掌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遍及全手;进一步发展可染及指甲并使之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经久不愈。用鹅掌风浸泡法浸泡患手;或用二矾汤熏洗,外搽风油膏或红油膏。重者可内服祛风地黄丸。相当于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蹠角化症等。

鹅掌风

鹅掌风

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而得名。症见手掌出现大水疱,初起只有几个,以后渐多成簇,疱壁破烂后手掌叠起白皮,中心已愈,四周继起疱疹,最后双手粗糙、脱屑、不痒或稍痒。治疗:❶猪胰、花椒,温酒浸泡后擦手,再以微火烘之。
❷一枝黄花、旱莲草,白酒浸泡七天后涂患处。
❸仙人掌,捣烂绞汁涂患处。

☚ 烂手烂脚   漆树过敏 ☛

鹅掌风ézhǎnɡfēnɡ

病名。出《外科正宗》。多因风湿凝聚, 气血失养所致; 或由接触传染而得。初起掌心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 瘙痒, 继而疱破, 迭起白皮, 脱屑, 日久皮肤粗糙变厚; 甚则皲裂疼痛, 入冬加重, 自掌心可延及全手; 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指甲变厚, 色灰黑而脆, 病程缠绵。即手癣, 亦包括手部慢性湿疹, 掌跖角化症等。以外治法为主, 用醋泡方: 荆芥、防风、地骨皮、红花、皂角、大枫子、明矾。加醋,泡药3 ~ 4 天后, 用双手泡浸, 每晚泡半小时, 连续泡2 周, 再换药继续泡, 可延续几个疗程。

鹅掌风e zhang feng

【医学】fungal infection of the hand

鹅掌风

tinea manuum

鹅掌风é zhǎng fēng

tinea unguiu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