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晉國青銅酒器。1923年山西渾源縣李峪村出土。兩件。壺高四四·二厘米,口徑一六·六厘米,腹徑二十五厘米。頸較長,圓腹,通體满飾平雕與浮雕花紋,自頸口至壺底共有帶裝飾紋五組,為三種圖案裝飾而成。前三組為一種人首鳥嘴、獸身、鳥尾之怪獸與蟠龍相交纏。第四组為一獸面怪物,口啣雨蟠龍,對稱相背展開,蟠龍尾與另一組的龍尾相交纏。底部為半浮雕的一周雁群,雁作昂首曲頸狀,刻畫人微。各組紋飾之間,半浮雕出牛、虎、豹等小動物。據《山海經》記載,紋飾中的這類怪物,大都是自然神和統治山川神靈,為古人崇拜之對象。此器構圖華麗,為春秋晚期青銅器的代表作之一。現藏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