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鸂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游禽部 > 鶩鳧 > 鸂鷘
鸂鷘  xīchì

亦作“鸂𪅙”、“鸂𪄠”、“鸂𪆟”,亦稱“溪鴨”、“紫鴛鴦”。即今秋沙鴨。嘴狹長而銳,邊緣具鋸齒,端部下曲彎成鈎狀,雌雄羽色稍異,雄者頭部黑褐色,枕有短羽冠,頸白色,背、腰灰與黑色,翅上有一白色大翼鏡,胸腹白色;雌者頭部棕褐色,上體灰色,下體白色。冬常見于湖泊、池塘或河流。善潛水食魚。《集韻·入職》:“鷘,鸂鷘,水鳥,毛有五色。”唐·李白《代别情人》詩:“風吹緑琴去,曲度紫鴛鴦。”宋·辛棄疾《清平樂·書王德由主簿扇》詞:“鸂𪆟不知春水暖,猶傍垂楊春岸。”宋·劉弇《秋日儀真即事》:“丁字河頭紋錦翼,似是東園故鸂𪅙。”元·睢玄明《耍孩兒·詠西湖》曲:“翻碧浪雙雙鷗鷺,戲清波隊隊鸂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鸂鶒》:“[釋名]溪鴨,紫鴛鴦。時珍曰:其形大於鴛鴦,而色多紫,亦好並游,故謂之紫鴛鴦。”清·魏源《湘江舟行》詩:“何來鸂𪄠起,驚破翠濛濛。”

伙沙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