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鲍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鲍超1828—1886或1888

清末湘军将领。初字春亭,后改春霆,四川奉节人。行伍出身,初在向荣军中。咸丰四年(1854年)充湘军水师哨长,升守备。次年,升都司,以救署湖北巡抚胡林翼出重围,迁游击。后在湖南长沙募勇,号“霆军”,成为湘军主力之一,且以残暴见称,在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多次对抗太平军。1860年在祁门援救曾国藩。同治元年(1862年)升浙江提督。1865年,所部因欠饷在金口哗变。旋奉命取道湖北召集散勇,统带赴闽,镇压太平军余部。后参加“剿捻”。1867年在湖北尹隆河与刘铭传夹攻捻军,转败为胜。寻以李鸿章偏袒刘铭传劾鲍出兵误期,被革职,他愤而称病乞归,所部遣散过半。光绪六年(1880年)授湖南提督,募军驻防直隶乐亭(今属河北)。1885年初调赴云南马白关(今马关)外,参加抗法战争,旋撤防回籍。

鲍超1828~1886

清末湘军将领。字春霆,四川奉节人。行伍出身。咸丰四年(1854年), 由川勇投湘军充当哨长,勇锐过人,屡被提升, 由守备、营官、都司、游击,直至副将,并加总兵衔。在湖北、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冒功领赏。十年,率军疾驰百里,援救曾国藩,解祁门之围,故提升为浙江提督。十一年所部8000人,因欲命出援新疆,故在湖北哗变,一部投归太平军。同治六年(1867年),在湖北尹隆重河与淮军刘铭传部夹击捻军,事后李鸿章弹劾他与淮军会师误期,被革职,所部被遣散。光绪六年(1880年)再次被起用,授湖南提督。十一年中法战争时调赴云南,驻白马关外,后和议成,撤防回籍。次年病死,赠太子少保。

鲍超

鲍超1828—1886

清朝将领。初字春亭,后改春霆。四川奉节人。原在广西为向荣部属。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调充湘军水师哨长,从援湖北,擢守备。五年,援武昌,晋营官,又救胡林翼出重围,复金口,擢游击。六年,会攻汉口,擢参将。后赴长沙募勇,号 “霆军”,训练成湘军的一支主干,转城于安徽、江西、湖北,历官副将、总兵,至加提督衔。同治元年 (1862),授浙江提督,解铜陵围,克青阳、石埭、太平、泾县、宁国。二年,战于泾县,克西河、湾沚,败太平军李秀成部于青溪镇,连克巢县、含山、和州、江浦、浦口,肃清长江北岸;会水师克九洑洲,复建平、溧水。三年,克句容、金坛,援江西,获胜丰城,连克崇仁、宜黄、东乡、奎溪、南丰; 追击入赣南,解宁都围,败太平军汪海洋部于瑞金,又追至福建境。四年春,所部因欠饷在湖北金口哗变,奉命取道湖北招集散勇,统带赴福建。乃由赣州进军,会攻太平军余部于广东嘉应州。五年,移师攻捻军,战于湖北、河南、陕西交界。六年,与淮军刘铭传夹击捻军于湖北安陆永隆河,后因李鸿章劾其与淮军会师误期,愤而称病离军。光绪六年 (1880),起授湖南提督,募军驻直隶乐亭防沙俄。十一年,中法战争爆发,率军驻守马白关 (今马关)外,和议成,撤防回籍。后死于家。

☚ 张世富   刘长佑 ☛

鲍超1828—1886

清末湘军将领。字春霆。四川奉节人。行伍出身。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由川勇投湘军充哨长,屡被提升为副将。在湖北、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冒功领赏。十年,在祁门援救曾国藩,升浙江提督,所部号“霆军”,有八千人,是湘军的主力,凶悍残忍,专事杀掠,在湖北哗变,一部投归太平军。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在湖北尹隆河与淮军刘铭传夹攻捻军,事后李鸿章劾他与淮军会师俁期,被革职,所部也被遣散。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授湖南提督。十年,中法战争中调赴云南,不久回籍。

鲍超1828—1886或1888

初字春亭,后改春霆。清四川奉节人。行伍出身。原在广西为清军向荣部属。咸丰四年(1854)充任湘军水师哨长,后多年与太平军作战,累升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同治元年(1862),为浙江提督,所部号“霆军”,为湘军主干之一。三年(1864)与曾国荃攻陷天京(今南京),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六年在湖北尹隆河(即永隆河)同淮军刘铭专夹攻捻军,因贻误会攻日期,被革职。光绪六年(1880)为湖南提督,驻直隶乐亭,加强防务。十一年驻云南马白关(今马关)外,旋撤防回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