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鲁鱼亥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鲁鱼亥豕典源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近。’”《抱朴子·遐览》:“故谚曰: 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鲁鱼亥豕;以讹传讹 异 鲁鱼亥豕 在篆文中,“鲁”和“鱼”、“亥”和“豕”字形相近,抄写或刻板时容易弄错。后因以“鲁鱼亥豕”表示书籍与传写、刊刻过程中的文字错误。语本《吕氏春秋·察传》和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鲁成鱼,帝成虎。”借代性成语,色彩典雅,一般用于书面语。多作宾语、定语。 例 恶劣的书版,遍于坊间,其误人不仅鲁鱼亥豕而已。(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本书的出版,完全由我自己复校过。但在时间的仓卒中,或仍不免有鲁鱼亥豕之讹。(吕振羽《〈中国思想政治史〉初版序》) 亦作“亥豕鲁鱼”。 (康熙字典)惟辗转翻印,以讹传讹,亥豕鲁鱼,在所不免。(瞻庐《岂有此理之广告》) 以讹传讹 讹:错误。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直陈性成语。口语中常用,较浅显直白。多作谓语。 例 文成之后,稍有讹脱遗漏,便不烦增订补订,唯恐以讹传讹。(陈子谦《“丹书难写是精神”·从钱钟书治学方法谈起》)但“差胜”在古文献中却经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它的真正含义,避免以讹传讹,谬种流传。(张若牧《“差胜”应作何解》) 同 都表示谬误流传的意思。都可作定语,亦作宾语等。
鲁鱼亥豕喻文字因体相近而传抄时出现的讹误。《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此事《孔子家语》亦有记载,后亦常作“三豕涉河”或“三豕渡河”。又晋葛洪《抱扑子》:“书三写,‘鲁’成‘鱼’,‘帝’为‘虎’。” 《古谚》:“书经三写,‘乌’成‘马’。《埤雅》:“舄九写而成‘乌’,‘虎’三写而成‘帝’”。古文中,这些字字形颇同,易成错。同类词语有: 鲁鱼亥豕、鲁鱼帝虎、乌焉成马、舄乌虎帝等。较常用“鲁鱼亥豕”。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因取历朝著录,略其鲁鱼亥豕之细,而特以部次条别,疏通伦类,考其得失之故,而为之校雠。”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鲁”与“鱼”,“亥”与“豕”,篆字形体相近,容易写错,借指文字传写错误:既是假语村言,但无~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一二十·1521) 文字错误 文字错误讹(讹误;讹舛;讹僻;讹谬)误谬 误我 误失 ☚ 谬误 个人的错误 ☛ 鲁鱼亥豕 鲁鱼亥豕在篆文中“鲁”与“鱼”、“亥”与“豕”字形相近而常易读错,后遂称文字形近致误为“鲁鱼亥豕”。典出《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子夏:孔子的学生 ☚ 鲁女忧葵 鲁殿灵光 ☛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clerical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made through confusing similar characters 鲁鱼亥豕lu yu hai shitypographic error resulting from similar stroke patterns of characters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把“鲁”误写成“鱼”,把“亥”误写成“豕”。泛指传抄、刊印过程中错别字很多。clerical errors, clerical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made through confusing similar characters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字形相似,传抄时把“鱼”写成“鲁”;“亥”写成“豕”。比喻文字讹误。《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即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 鲁鱼亥豕我国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以前,最早的书籍都是抄写在竹简上的,由于汉字字数很多,大量的书籍依靠辗转抄写来流传,这必然会产生一种弊病,就是形状相近的字经常容易抄错。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古时在传抄刻印时容易把篆文字形相似的“鲁”写成“鱼”,把“亥”写成“豕”。后指书籍在传抄、刊印过程中的文字讹误。郑逸梅《书报话旧·〈四部丛刊〉和〈四部备要〉的竞争》:“记得有一次,商务刊登广告,说《四部丛刊》照古本影印,不像一般排印本之~,错误百出。” 文字抄印错误鲁鱼亥豕格式 比喻式。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篆文中的“鲁”和“鱼”“亥”和“豕”字形相似,容易弄错,因以指书籍在传抄或刊印过程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鲁鱼亥豕lǔyú-hàishǐ唐·马总《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后以“鲁鱼亥豕”或“鲁鱼帝虎”指文字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指鲁和鱼、亥和豕因形似而容易误写误读。后泛指书籍传写和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也作“亥豕鲁鱼”、“豕亥鱼鲁”。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篆文中“鲁”和“鱼”,“亥”和“豕”字形相似,古时在传抄刻印时容易写错刻错,因此用来代指书籍在传抄、刊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红楼梦》一二回:“即是‘假语村言’,但无~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 鲁鱼亥豕lu yu hai shi“鲁”和“鱼”、“亥”和“豕”,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相互写错。指在刊刻传布过程中产生的文字错误。 鲁鱼亥豕 以讹传讹lǔ yú hài shǐ;yǐ é chuán é鲁、鱼与亥、豕的篆文字形相近容易相互写错;讹:谬误。指书籍传抄、印刷中产生的谬误流传开来,结果越传越错。敏泽《学术研究只能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前几年的不少文章和学术著作中,出现了一些少有的光怪陆离的现象:或引证系辗转相抄,~,就妄下判断,或引证资料并未弄懂,就望文生义。” YY41【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把“鱼”写成“鲁”,把“亥”写成“豕”,因在篆文中字形相似,容易写错。后用以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谬误。参看“鲁鱼帝虎”。 鲁鱼亥豕lǔyú-hàishǐ〔并列〕 篆文“鲁”与“鱼”、“亥”与“豕”字形相近,古书传抄或刊印常易搞错。因以指文字在传抄或刻印中的错讹。语本《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者曰:‘晋师三豕过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又,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红楼梦》120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以及背谬矛盾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载,有人把“晋师己亥涉河”写成“晋师三豕涉河”。即把“鱼”写“鲁”,把“亥”写成“豕”。后以“鲁鱼亥豕”表示书籍在传写、刊刻过程中的文字错误。也作“亥豕鲁鱼”、“鲁鱼帝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