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灵光殿北陛刻石
1942年日本学者驹井和爱发掘曲阜鲁故城灵光殿址时出土。原石藏北京大学,后移于曲阜孔庙大成殿西庑内。刻石呈长方形,长95厘米,宽42厘米,高19.5厘米,石灰石质。正面刻浅浮雕璧纹,侧刻几何纹。文刻于一端,曰“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4行,第3行3字,余各2字,另有“六五乙”3字。除“月”和“六五乙”四字为隶书外,均小篆,但有浓厚的隶意。“鲁六年”被认为是西汉鲁共王刘余的年号,当为公元前149年。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徙封子淮阳王刘余为鲁王,都曲阜。刘余好治宫室,修建了著名的灵光殿。此石多认为是灵光殿的台阶石。字体是篆隶并用的一个实例,对研究该时期的书体和书法的沿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