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歌》
是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的通称。在欧洲文明史上,虽然处于源头地位的古希腊、罗马已脱离了史诗时代,有过辉煌成熟的文明,但接下来的中世纪,是“蛮族”大迁徙、灭罗马、由游牧部落来统治欧洲的时代。这些蛮族(包括日耳曼人、条顿人、法兰克人等等)割断了希腊罗马文明的河流,而他们自己的文学尚处在集体文学形态,所以,记录早期民族迁移、部落生活以及夺取土地的战争的英雄史诗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样式,而法国英雄史诗,属于中世纪较后期的英雄史诗。它的时代是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和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神话色彩减弱,爱国主义被大大加强。这些正是武功歌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武功歌形成于11~12世纪之交,其历史源头则可以追溯到9~10世纪的民间口头创作,是由游吟诗人为演唱而搜集、整理、加工形成的,有乐器伴奏,可以吟诵。武功歌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系是“帝王武功歌”,是歌颂法兰西统一者查理大帝事迹的诗篇。描写查理大帝在西班牙作战的事迹的《罗兰之歌》,就属于此系,它也是法国最重要的英雄史诗。第二系是“加伦·德·蒙格兰武功歌”,写民族英雄奥朗日为勤王御敌建立的种种殊勋。第三系是“敦·德·梅央斯武功歌”,又称诸侯武功歌,主要写诸侯纷争。武功歌是法兰西骄傲的民族史之多彩记载,它传奇的故事和有光彩的人物,深深影响了后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