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鲁孝王刻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鲁孝王刻石 鲁孝王刻石又名《五凤刻石》。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刻。金昌明二年(1191年)诏修孔圣庙时,于太子钓鱼池中出土。其时,主持人为开州刺史高德裔(曼卿)。现石存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刻石高40厘米,宽71厘米。侧面阴刻隶书“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3行,前2行各4字,后行5字,“鲁卅四年”当为西汉鲁孝王之时。书体中仍保留着篆书遗意,与东汉碑刻迥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手写体的风貌,对研究书法的源流、变迁有重要意义。后世金石、书法著作多所收录。 ☚ 鲁伯大父簋 鲁灵光殿址 ☛ 鲁孝王刻石参见“五凤刻石”。 鲁孝王刻石亦稱 〈魯孝王泮池刻石〉、〈五鳳二年刻石〉。西漢 ·五鳳二年 (前五六)刻。文記魯孝王靈光殿之落成,嵌入殿壁,鎸刻三行十三字:“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五鳳二年即魯三十四年。金 ·明昌二年 (1191)修繕曲阜孔子廟時,得自魯靈光殿基西南三十步太子釣魚池,存孔廟。石類長方磚,廣一尺三寸一分,長二尺一寸二分。朱彝尊以為磚,實為石也。左側作方坎,刻文其中; 右側作方坎,刻金·明昌二年高德裔題記。〈五鳳刻石〉 是繼 〈居攝二墳壇〉 出土之後最早之西漢刻石,明清以來迭經著録。書體非篆非隸,界於兩者間。朱彝尊作篆,王澍作隸,本書權作隸書。書法遒勁雄渾,氣品博大,殊為壯觀。“年”字字脚拖長,為此中特色,近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現之木簡,波撇拖長,與此同趣。靈光殿位於曲阜孔子廟附近,據《文選·靈光殿賦》,可知其輪奂宏偉之美。此刻傳世拓本較多,且有翻刻本。據《金石隸補》,有將翻刻石偷梁换柱,以假充真者。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為佳本。另有數種木刻摹本,其中高鳳翰刻本較逼真。→見【魯靈光殿址刻石】 魯孝王刻石 (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