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鸭生态养殖模式
鱼塘养鸭、以鱼为主、鱼鸭结合 (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 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 一是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氧。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直接压入水中,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状况。即可省去用活水或安装增氧机的投入。二是有利于改善鱼塘内生态系统营养环境。鱼塘由于长期施肥、投饵和池鱼的不断排泄,容易形成塘底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属于有机物质,通过鸭子不断搅动塘水,可促进这些有机物质的分解,加速泥塘中有机碎屑和细菌聚凝物的扩散,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三是鸭子可以为鱼类提供上等饵料。鸭粪中不仅有大量未被吸收的有机物,而且含有30%以上的粗蛋白,都是鱼类的上等饵料。不能为池鱼直接食用的鸭粪,也可被细菌分解,释放出无机盐,成为浮游生物的营养源,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鳙提供饵料。四是有利于鸭寄生虫病的防治。鸭子是杂食性家禽,能及时摄食漂浮在鱼塘中的病死鱼和鱼体病灶的脱落物,从而减少病原扩散蔓延,鸭子能吞食很多鱼类敌害,如水蜈蚣等; 鸭子还能清除因清塘不够彻底而生长的青苔、藻类; 鱼塘中有鸭群活动,有害水鸟也不敢随意在水面降落; 鸭子游泳洗羽毛,使鸭体寄生虫和皮屑脱落于水中,为鱼食用,又减少了鸭本身寄生虫的传染。
鱼鸭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❶直接混养。用网片在鱼塘坝内侧或鱼塘一角,围绕一个半圆形鸭棚,作为鸭群的活动场或活动池。鸭棚朝鱼塘的一面,要留有宽敞的棚门,便于鸭子下水活动,也便于清扫鸭棚内和活动场上的粪便入水,一些水面大、鸭子数量多的鱼塘,也可以不加围栏。
❷塘外养鸭。离开塘池,在鱼塘附近建较大的鸭棚,并设活动场和活动池。活动场、池均为水泥面,便于冲刷。活动场的鸭粪和饲料残渣,每天清扫入鱼塘,每天将更换活动池的肥水灌入鱼塘,再灌入新水。
❸架上养鸭。在鱼塘上搭架,设棚养鸭,这种方法多用于小规模生产,效益比较明显。在鱼塘上打桩、搭架、设棚,棚高于水面一米左右; 棚周围用网片围起,棚底铺竹片或网目3厘米×3厘米左右的网片,其间隔以能漏鸭粪而鸭蹼不踩空为宜。采用这种方法,每天要赶鸭群到附近河中放牧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