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鳙”的繁体字。 上一条: 鳙 下一条: 鄘
鱅“鳙”的繁体字。 上一条: 鳙 下一条: 鄘 鱅鳙见〔鰅鱅〕y ong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鱅2 鱅2 yōng 舊讀yóng 亦稱“鱃1”、“松魚”。海魚。《南齊書·張融傳》:“高岸乳鳥,横門產魚。則何㦬鱅鮨,𩹉魜𩻧䱻。”《六書故·動物四》:“鱅,今海魚肉如彘謂之鱅。”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三·鱅魚》:“鱃魚……海上鱅魚,其臭如尸,海人食之。”明·屠本畯《閩中海錯疏》卷中:“鱅,雌生卵,雄吞之成魚,青色無鱗,一名松魚。”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鱅1 鱅1 yōng 舊讀yóng 亦作“鰫”。魚名。形似鰱而黑,頭大,體側扁而較高。《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魱䲛螹離,鰅鱅鰬魠。”裴駰集解:“郭璞曰:‘鱅似鰱而黑。”按《漢書·司馬相如傳》、《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正文及注“鱅”并作“鰫”。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其他 > 鱅3 鱅3 yóng 古籍所載怪魚。《楚辭·大招》:“鰅鱅短狐。”洪興祖補注:“鱅魚音如彘鳴。”《山海經·東山經》:“[樕𧑤之山]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犂牛,其音如彘鳴。”《說文·魚部》:“鱅,魚名。”《廣韵·平鐘》:“鱅,魚名。似牛,音如豕。” 鱅yongF749 “鳙”的繁体。 鱅yōngY234 “鳙”的繁体。 鱅鳙, 金文;《説文》 所無yōng[魚(意符)+庸(聲符)→鱅(鱅魚:身體暗黑色,頭很大,生活在淡水中,爲重要食用魚。俗稱胖頭魚、大頭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