鯧“鲳”的繁体字。 上一条: 鲳 下一条: "> 鲳鯧{}五7270见「鲳条儿」、「鲳扁鱼」、「鲳鱼扁儿」、「鲳鱼嘴儿」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鯧 鯧 chāng 亦稱“鯧鯸魚”、“昌鼠”、“𩼺魚”、“昌侯魚”。體側扁而高,鱗細小,呈銀灰色。吻圓,頭、口皆小,牙細。平時棲息外海,初夏群游内海産卵。肉供食用,味鮮美。其稱始見於南朝梁作品。《玉篇·魚部》:“鯧,魚名。”《廣韵·平陽》:“鯧,鯧鯸,魚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三·鯧魚》:“[釋名]䱽魚、鯧鯸魚、昌鼠……藏器曰:‘鯧魚生南海。狀如鯽,身正圓,無硬骨,作炙食至美。’”《事物異名録·水族部·鯧》:“《寧波府志》:‘鯧魚,一名鱂魚。身扁而銳,狀若鏘刀。又《楊慎外集》作䱽魚,《事物紺珠》作䱽魚。’”又“《山堂肆考》:‘鯧魚,一名昌侯魚。以其與諸魚匹,如娼然,故名。’” 
鯧圖 鯧changF64B “鲳”的繁体。 鯧chāngC080 “鲳”的繁体。 鯧鲳, 金文;《説文》所無chāng[魚(意符)+昌(聲符)→鯧(鯧魚,名貴食用經濟魚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