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忠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忠贤1568—1627明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少无赖,赌博不胜而自阉。万历中入宫,与熹宗乳母客氏相勾结,排斥异己。熹宗即位,任他为司礼秉笔太监。以善导熹宗滛乐,深得宠信,兼管东厂。又密结大学士沈㴶,天启三年(1623年)引私党魏广微为大学士,由此渐专朝政。天启五年兴大狱,东林党重要人物杨涟、左光斗等被诬杀,赵南星等二十余人或遭削籍或被遣戍,其党羽遂遍布朝廷,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均有死党。人皆呼“九千岁”。上皇帝疏不称名,只称“厂臣”,皇帝下旨亦曰“朕与厂臣”。各地党羽为其立生祠,穷极工巧。受贿纳官,冒功领赏,擅作威福之事不可胜数。朝政遭其败坏,百姓怨声载道。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死,崇祯立,黜职,安置凤阳,旋命逮治,他在途中惧罪自缢。 魏忠贤明代宦官。年轻时进宫为太监。1623年后兼管东厂,专断国政,政治黑暗,被弹劾24大罪。他仗势罢免反对者数十人。1625年寻机杀死6名反对派首领。1626年又杀东林党人7名。此时他独揽大权。宫中有死党30多人,外廷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爪牙。自称九千岁,随从以万计。1627年明思宗即位,以十大罪把他谪到凤阳,他畏罪自杀。 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明朝宦官。肃宁(今属河北) 人。本是地痞无赖,因赌博输钱,被债主所逼,自施宫刑,改名李进忠,进宫当太监。他与熹宗的乳母客氏相勾结,熹宗即位后,遂得宠,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并让他恢复魏姓,赐名忠贤。他虽不识字,但记忆力很强。生性猜忌、残忍、阴险、毒辣,好阿谀逢迎1623年 (天启三年),又兼掌东厂,权势更加显赫。当时,朝臣中党争日趋激烈,反对东林党的官僚纷纷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内外大权,一归忠贤”( 《明史》 卷305《宦官二》)。内廷有王体乾、李永贞等30余人为其羽翼,还组织了一支一千多人的宦官武装; 外廷有文臣崔呈秀等人五虎、武臣田尔耕等五彪,此外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大小爪牙。自中央内阁,六部至地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他们残酷打击迫害不依附于他们的官员,屡兴大狱,先后杀死东林党著名领袖杨涟、高攀龙等人。魏忠贤所到之处,朝臣们都要跪地叩头,高呼九千岁; 全国各府州县还为他建立生祠,入祠必须跪拜。宦官专政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思宗即位后,魏忠贤受到弹劾,被贬居凤阳 (今属安徽),后又派人逮捕治罪,他畏罪自杀。 ☚ 陈矩 刘若愚 ☛ 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Weizhongxian明朝宦官。河间肃宁(今河北肃宁)人。万历时入宫,与熹宗乳母客氏私通。熹宗即位后,以客氏故,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熹宗宠信,命兼掌东厂。他与客氏狼狈为奸,排斥异己,专断国政,又于宫内设“内标”(武装太监)万人,“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明史》卷三百五《魏忠贤传》)。人皆呼九千岁。一些东林党的反对派如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等都投靠魏忠贤,结为阉党。有“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目。天启五年(1625)兴大狱,杀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人,引起民愤。江阴、苏州等地均发生民变。又诬杀边将熊廷弼,传首九边,企图控制边防,自立边功。一些无耻官吏为他遍立生祠于天下,穷极工巧。百姓怨声载道。天启七年,熹宗死,思宗即位,遂发其奸,黜职,安置凤阳。旋命逮治,途中,惧罪自缢。 ☚ 努尔哈赤 徐霞客 ☛ 魏忠贤1568—1627明代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熹宗泰昌元年(1602年)任司礼秉笔太监,又兼掌东厂,弄权朝廷,专断国政,骄横不法,结党营私,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等帮凶。许多地方立其生祠。任内残害东林党人。崇祯帝即位后被罢黜,旋命逮治,于拘捕途中自缢身死。 魏忠贤1568~1627明代官吏。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万历时入宫。泰昌元年(1620年)熹宗即位,任司礼秉笔太监,兼掌东厂。专断朝政,排斥异己,屡兴大狱,残杀东林,激起江阴、苏州等地民变。独握朝中内外大权,拢络私党,吏治日益腐败。崇祯帝即位后,被革职逮问,途中畏罪自缢身亡。 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明代宦官。原名进忠。肃宁 (今属河北) 人。万历时入宫充太监,熹宗即位后得宠,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掌东厂,总揽内外大权,从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遍置死党。在宫内设“内标”万人,武装太监,为其爪牙,一些官吏甘作其义子、走卒,号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自称“九千岁”。全国各府州县,为其遍立生祠。屡兴冤狱,残害朝臣。天启四年(1624),东林党首领、左副都御史杨涟奏劾魏忠贤24大罪状,次年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首领被捕下狱,杖毙狱中。接着命其党羽造东林党黑名单,又相继杀东林党人李应升、周顺昌等。崇祯帝即位后,被罢斥,在发配凤阳途中畏罪自缢。 ☚ 戚继光 袁崇焕 ☛ 魏忠贤1568—1627明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万历时入宫。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熹宗即位,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他勾结熹宗的乳母客氏,专断国政,排斥异己。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兴大狱,杀东林党人杨涟等。激起民忿,江阴、苏州等地发生民变。当时内外大权尽归其一人,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等名目从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均有私党。政治日益腐败。崇祯帝即位后,黜职,安置凤阳, 旋命逮治,他在途中惧罪自缢。 魏忠贤1568—1627明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少无赖,万历时入宫,事中官魏朝,与熹宗乳媪客氏深相结。熹宗即位,忠贤、客氏并得宠。命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他逐魏朝,杀王安,引其私人魏广微为大学士,广植朋党,排除异己。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他利用“三案”之争及熊廷弼之狱,令其党羽诬陷正直大臣,并屡兴大狱,杀害东林党领袖杨涟、左光斗等人。又遍置其死党于要津。媚事者呼他为“九千岁”,并为他建造生祠。崇祯帝即位,命逮治,他惧罪自缢。崇祯二年(1629),定逆案,其党大部被斥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