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税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包税制 也称“商包制”。 国家将捐税按一定数额包给私人征收的制度。古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到公元前4世纪就已实行。 古罗马国家常将行省的税收包给骑士(金融富商),具体做法是,国家向承包者收取一定数量的税金,同时给予承包者在一定地区以收税权。 包税人往往恣意向纳税人勒索,所征税额有时甚至数倍于其承包数额。因此,这种制度使纳税者担负国家和包税人的双重剥削,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常激起行省人民的不满。包税制以各种形式延至近代,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实行的柴明达尔制就是一种包税制形式。 我国包税制初见于宋代,盛行于元代,当时称“扑买”。后来有些朝代对某些收入较少的税也实行包税征收。 民国时期的地方税捐和牙税、屠宰税之类,也常招商承包征收。 在包税制下,由于包税人为了中饱私囊,常常肆意勒索纳税人,所征税额往往数倍于其承包数额,因而大大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超额负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