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包拯 【生卒】:999—1062 【介绍】: 字希仁,谥孝肃,后世人受戏曲小说影响常称为包公、包龙图、包待制。 北宋政治家,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先后任天长知县、端州知州。仁宗时任监察御史,认为每年向契丹输银纳绢是苟且屈辱,主张“选将练兵,务实边备”,以武力对抗。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等,官至枢密副使。以廉洁刚直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势,是法治路线的身体力行者。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成为戏曲小说的题材,他也被塑造成清官的典型。著作有《包孝肃奏议》,表明他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看法。《宋史》有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