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花寺门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花寺门宦

花寺门宦

回族伊斯兰教虎夫耶门宦支系之一。因其寺仿效佛教寺院用各种彩色雕画装饰而成,故名。其门创始人为马来迟。人称“道祖太爷”。该门在遵行上很严格,除遵守“五功”和圣行功课外,每天要做84拜“副功”,48000次赞词(则可若)。教徒殁后,由花寺太爷念“讨白”。主张亡者家属不哭,也不穿白戴孝,站“者那则”时要脱鞋。解放前教徒以甘肃河州和青海循化为最多,散居甘、宁、青、新四省,总计约有20余万人。

☚ 毕家场门宦   穆夫提门宦 ☛
花寺门宦

花寺门宦

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学派支系门宦之一。花寺门宦是虎夫耶学派最大的支系门宦,因早期建筑的清真寺、拱北,多系雕梁画栋,彩色花卉装饰,故称“花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1681~1766,经名阿布都·哈里木,甘肃河州人, 自幼在清真寺攻读伊斯兰教经典, 18岁时完成学业,成为一位青年阿訇,先后在青海、甘肃、陕西、湖北等地清真寺任教长。清雍正六年(1728年),马来迟赴麦加朝觐,并到大马士革、巴格达、开罗等地游学深造,先后研究了沙孜林耶、嘎的林耶、纳格什班迪耶和赛哈来外勒迪耶等苏非派学理, 并拜虎夫耶学者艾海曼提·阿格来以及麦加著名学者茂俩拉买核都米为师。雍正十二年 (1734年) 马来迟返回河州, 综合各派教旨, 开始在河湟地区传播虎夫耶学理。经过30年的宣教, 河湟地区的不少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穆斯林尊信了他的教旨, 还有青海卡力岗地区的部分藏族也在他的影响下皈依了伊斯兰教, 花寺门宦逐渐发展成河湟地区人数最多的门宦之一。花寺门宦教众主要散居于甘肃河州西、南两乡,广河三甲集,和政买家集、牙当、大小南岔,青海循化、西宁,宁夏银川及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花寺门宦至1949年已传七辈,教主依次为: 马来迟、马国宝、马光宗、舍木松的格、奴茸的尼、马桂源、马克里木。

☚ 门宦   毕家场门宦 ☛

花寺门宦

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的分支门宦之一。又称“华寺派”、“花寺派”。因其所建清真寺砖刻木雕,玲珑巧绝、漆彩粉染、图案艳丽、故名为“花寺”。该派遂称“花寺门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与哲赫林耶(时称“新教)发生教争,该派曾被称作“老教”。创始人为※马来迟。该派在青海循化、甘肃临夏、河湟地区传播,影响达云南、河南、陕西渭南等地。主张教乘与道乘并重,既要修道,又不逃避现实生活,遵循“闹中静”的办法进行道乘修持。诵念“迪克尔”(赞词),以“低念”为贵。除遵从《古兰经》、《圣训》经典外,又重《冥沙勒》、《卯路提》及80本“克塔布”等经典。乾隆四十年(1775)前后,与哲赫林耶教派发生教争,清朝采取“扶老(花寺)抑新(哲派)”政策,使花寺得再迅速发展。光绪二十一年(1895),该派与哲赫林耶派联合反清,惨遭屠杀,遂一蹶不振,渐趋衰败。民国初年一度复兴,后由于伊赫瓦尼(新兴派)之传播,不少人转归伊赫瓦尼,该门宦又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