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本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本汉 高本汉1889—1978Bernhard Karlgren瑞典汉学家。生于瑞典延雪平,1907年入乌普萨拉大学,受导师影响,喜爱语言研究。1910年来华考察,著有《语言学与古代中国》、《汉文典》、《中国音韵学研究》等书。其《〈诗经〉注释》和《诗经》英译二书,亦借助语言学研究方法。注释本“序言”,评骘中西“诗经学”颇多的见。他主张,研究《诗经》诗篇,须阐明难字难句,然后通读全诗,贯串字句,辨认全篇旨意。 ☚ 柴赫 洪业 ☛ 高本汉 高本汉1889—1978克·伯·约翰内斯·卡尔格伦(K.B.Johannec Karlgren)汉名高本汉,瑞典著名汉学家、《诗经》研究权威。高氏1909年获乌普萨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遂后即来中国研究汉语言学,他精通山西方言,在中国经三年实地调查后返回瑞典,历任乌普萨拉大学和耶德堡大学东方语言学和东方文化学教授。1931—1936年任耶德堡大学名誉校长。1939年任斯德哥尔摩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和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考古学教授,后升为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 ☚ 瑞典 美国 ☛ 高本汉1889—1978年Bernhard Karlgren瑞典卓越的汉学家。1909年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其后曾在中国山西住过两年, 从事汉语方言调查工作。1931—1936年任哥德堡大学副校长,1936—1959年任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1956—1964年任皇家文史考古研究院院长, 1954—1959年曾任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 高氏平生致力于汉语音韵、 训诂、 方言、 文字方面的研究, 其主要贡献在音韵学方面。 他把比较语音学的方法用于汉语音韵研究, 为古汉语语音的构拟开辟了一条道路。 他第一部重要著作是1915年发表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可以说这是音韵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后又有《中日汉字分析字典》(1940年)、《原始汉语是屈折语》 (1920年)、 《汉语词族》 (1933年)、 《汉语语音系列中的同源词》、 《古汉语辞典》、《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1954年)、《诗经注》(1942、1944、1946年)、《书经注》(1948年)、《前汉典籍中的通假字》(1967年)等著述。高本汉在汉学、特别是汉语音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国际汉学界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但是, 他死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教条, 把它生硬地用到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当中, 结果走入了另一误区。他坚信,后代不同音的字在前代也不能相同,于是, 愈向古代, 语音分得愈细。 如, 他把中古汉语语音 (他以为是当时的长安方音) 分成136个韵母, 把上古汉语又分成225个不同的韵母。这样复杂的音系,只是为了解释后来的分化, 在实际的口语中没有可能出现那么细微的音位对照。 事实上, 许多历史文献也能显示出一些相反的迹象来: 上古汉语的韵母系统,并没有这么苛细的声韵系统。 高本汉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年)瑞典语言学家、汉学家。哥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主要著作有《中国音韵学研究》(1926年)、《藏语和汉语》(1931年)、《诗经研究》(1932年)、《汉语中的词族》(1934年)、《中日汉字形声论》(1940年)、《汉语》(1949年)等。 ☚ 王力 高本汉1889—1978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瑞典汉学家。1910—1912年曾来中国。1939年起任瑞典远东古物馆馆长,兼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达20年。对中国古代文献和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颇多。著作有:《中国青铜器中的殷和周》、《中国青铜器新论》、《再论殷代纹饰的甲、乙型》、《殷代艺术的若干特征》、《中国古镜铭文》等。参见“语言文字”中的“高本汉”。 高本汉1889—1978Bernhard Karlgren瑞典语言学家,著名汉学家。一生主要从事中国的语文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其音韵学代表作为《中国音韵学研究》,首次利用现代方言构拟古代汉语的音值,把各方言的辅音分为软、硬两种,并用音标记录音位,其主要著作还有《诗经研究》、《汉语语音与汉语文字》、《汉语词类》、《古汉语字典》、《汉语语法探索》等,被称为西方汉学研究大师之一。参见“考古学”中的“高本汉”。 高本汉 高本汉1889—1978即Bernhard Karlgren,瑞典著名中国学家。1909年获乌普萨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游历中国三年。返国后即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授。1931—1936年任哥德堡大学教授、副校长。1939年任远东博物馆馆长。后升为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 ☚ 瑞典 台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