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山草甸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山草甸土alpine meadow soil高山带与青藏高原森林线以上高山草甸植被下发育的有草毡层特征的土壤。过去曾称草毡土。它大体上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典型冷冻潮湿软土(TypicCryaquoll)、腐殖质冷冻潮湿始成土(Humic Crya-quep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1988)中的永冻雏形土(Gelic Cambisols)或腐殖质雏形土(Humic Cam-bisols)。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以及西北高山区的高山带,垂直带谱上部,在高原面上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特征。海拔高度在喜马拉雅山区为4 500或4 700至5 500米,横断山区为4 600~5 200米,藏东北为4 400~5 200米,阿尔泰山东南部为2 500或2 800至3 300米,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为2 800~3 000米,天山为2 800或3 000米以上。 高山草甸土alpine meadow soil又称草毡土。高寒区具强度生草腐殖质积累与弱度氧化还原特征的土壤。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以及西北高山区,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和甘肃等省、区分布较多。所处地形主要为高山带上部缓坡、古冰碛平台,成土母质多为残积物、坡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海拔多在4 400 m以上,西北一带则在2 800 m以上。气候寒冷湿润,属岛状和连续多年的冻土区,植被为以蒿草为主的高山矮草草甸和垫状植物,或有高山灌丛混生。剖面具草毡层、腐殖质层和母质层。草毡层厚3~10 cm,有机质含量10%~20%以上;腐殖层厚10~20 cm,土体湿润,在季节性冻融交替情况下,进行弱度氧化还原作用,氧化铁微弱游离;下为暗棕色母质层。各土层均含较多小石砾,无蚯蚓活动,土壤矿物组成无明显分异,黏土矿物多以水云母为主。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12~22 cmol/kg。在冰雪融化季节,土体易发生滑坡崩塌现象。 高山草甸土 高山草甸土土类名。在低温和冰冻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土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海拔4500~5200米的地域内。其成土母质多是砂岩、板岩和千枚岩风化的残积或坡积物。形成特征为: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草皮层厚5~10厘米,性质松脆,呈浅灰棕色,多中性反应;腐殖质层发育较好,厚约10~20厘米,呈灰棕色,剖面总厚度一般不超过50厘米。土壤冻结期达半年之久。植被以蒿草为主,牧草虽低矮,但稠密,质量好,适口性强,营养成分高,是长江流域内重要的牧业区。 ☚ 长江流域的垂直地带性土壤 高山寒漠土 ☛ 高山草甸土高原亚寒带半湿润蒿草草甸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又称“草毡土”。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所在地形主要为高山带上部平缓山坡、古冰碛平台和侧碛堤。成土母质有冰碛物、冰水沉积物和坡积残积物。表层有机质含量约10%,有些剖面高达15%,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向下减少。呈中性反应,盐基饱和度较高。由于气候寒冷较湿润,植被以嵩草为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