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肪
【概况】: 异名 鹜肪(《本经》),雁膏(孟诜)。 基源 为鸭科雁属动物白额雁、鸿雁、豆雁的脂肪。 原动物 白额雁Anser albifrons(Scopeli),鸿雁Anser cygnoides(Linnaeus),豆雁Anser fabalis(Latham) 余项参见“雁肉”条。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本经》:“甘,平。” ❷ 《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 ❸ 崔禹锡《食经》:“甘,小冷。” 功效 活血祛风,清热解毒。 主治 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 ❶ 《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❷ 《别录》:“长毛发须眉。” ❸ 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❹ 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 ❺ 《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❻ 《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 用法用量 内服:熬油或煎汤。外用:涂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雁肪汤(《外台秘要》)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1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60g(碎),桃仁30枚(去皮尖),大枣20枚(擘),大黄60g。 上10味,切,以水1200ml煮雁肪,取汁1000ml煮诸药,取500ml,去滓分服。 单方应用 《食医心镜》:“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雁肪120g,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50ml,肪20g,饮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