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病名。即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参见骨折条。 髌骨骨折patellar fracture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引起。多见于40~59岁。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横形骨折,常伴有股四头肌扩张部和关节囊撕裂。骨折片上下移位,可触及骨折断端间隙。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移位多不明显,常伴有膝前部皮肤挫伤,局部压痛,活动受限。治疗要求解剖对位,早期功能锻炼。 髌骨骨折bìnɡǔɡǔzhé病名。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 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 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参见骨折条。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髌骨骨折以40~59岁之间较多见。儿童极少见。双侧骨折者亦少见。直接外力引起者较少,多数由间接外力造成,如行走站立不稳或𨄮倒时,膝关节呈半屈曲位,股骨髁抵住髌骨,股四头肌突然猛烈收缩,使股骨髁将髌骨抵破。按骨折线形状分为横型、粉碎型(或星型)、纵型和边缘骨折。横型骨折可位于上极、中部或下极。 直接外力常引起粉碎型(或星型)骨折,股四头肌扩张部和关节囊可无撕裂或呈局限性撕裂,骨折常无显著移位,可伴有膝前部皮肤挫伤。间接外力常引起横型骨折,伴股四头肌扩张部和关节囊撕裂,上骨片受股四头肌牵拉,发生向上移位,下骨片受髌韧带附着,可呈向前旋转移位。 骨折移位时,可触及骨断端间隙,较易诊断,骨折无移位时,局部症状较轻,病人仍能主动伸直膝关节,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凡疑有纵型或边缘骨折,应作轴心位摄片,边缘骨折应与骨折不愈合和副髌骨相鉴别,后者常为双侧性,位于髌骨外上缘,边缘整齐光滑。 治疗原则是恢复伸膝装置和整齐的关节面,尽量缩短外固定时间,加强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有: ❶石膏或抱膝固定法。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抱膝固定法也适用于老年人或全身情况不良的移位骨折。但应先作手法推挤复位,再用抱膝圈或井字形绷带结扎固定,用长夹板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待疼痛减轻后,开始锻炼股四头肌收缩,约三周后,可起床练习行走。 ❷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此法最合乎恢复膝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疗效最好。适用于横型骨折。可用钢丝作环绕固定、纵向或横向穿孔固定和螺丝钉等内固定,并需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如用双股钢丝各呈横向穿过上下两骨片,再分别环绕对侧骨片作固定,可不必再用外固定,钢丝压缩固定法(即张力带钢丝固定)使钢丝穿过髌骨的上下缘和前面,形成长方形钢丝圈,作结扎固定,并用骨圆针二根作纵向内固定,手术后不需外固定。 ❸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上极或下极骨折,切除较小的上极或下极骨片后,将股四头肌腱或髌韧带残端与骨断端缝合。为防止骨片旋转,应使股四头肌腱或髌韧带靠近骨断端的关节面,并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Scapinelli对中部横型骨折需作部分切除时,主张切除上骨片,由于此骨片可能产生缺血性坏死。 ❹髌骨全部切除术。适用于严重粉碎型骨折。切除髌骨后,将股四头肌腱作倒置的V形切开,向下翻转肌腱片作缝合,再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髌骨不愈合伴分离移位引起膝伸直功能困难者,亦可作全部切除术,疗效较其他手术法优越。 ❺单纯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手术,适用于横型骨折;钢丝经皮缝合法,由四个皮肤针孔,将钢丝导入皮下,环绕髌骨周围作内固定。 后遗症是患者经常主诉局部轻度不适。股四头肌萎缩和肌力减退也较多见。尤其在切除全部髌骨后,在上楼和下坡动作时,感觉患肢力量减退,并常见肌腱骨化形成。骨折整复不良或切除部分髌骨所引起的骨片旋转,易产生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粘连常由外固定时期较长和缺乏早期锻炼造成。膝关节经过较长时期锻炼,膝屈曲活动度仍受严重限制时,可作关节粘连松解和支持带切断术。髌骨中部横型骨折1~2月后,X线片可显示上骨片密度阴影相对增加,为缺血性坏死征象。至损伤2~3月后,上下两骨片密度阴影差异最为显著。至6个月后,此征象消失,病人常无临床症状。 ☚ 胫骨髁部骨折 膝关节脱位 ☛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儿童髌骨骨折较少见。直接暴力使股骨髁压迫髌骨,造成星状骨折或粉碎骨折;当膝关节屈曲,而股四头肌突然收缩,可造成横行撕脱骨折。 伤后局部肿疼、关节积血,股四头肌联系中断,膝关节不能抗重力而伸直,骨折间可触到裂隙,关节穿刺得含油珠血液,证实有关节内骨折。X线片可确诊,可疑时拍对侧片比较。移位不大者,用伸膝石膏管型固定4~6周;移位较大的单纯骨折,行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 ☚ 膝关节内骨软骨骨折 胫骨近端损伤 ☛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髌骨在功能上象股四头肌的种子骨。本身没有骨膜。突出在膝的前方,易受直接暴力损伤。亦可受强大的股四头肌收缩所产生的间接暴力作用引起急性髌骨横断骨折或慢性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较少见,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1960~1976年共见19例,其中3例为双侧性。在排、篮球运动员中较为多见。 髌骨骨折可发生在下述情况: (1) 突然而猛力的肌肉收缩所产生的间接暴力引起髌骨骨折。例如,踢足球时小腿突然受到阻力或排球运动员突然起跳扣球,致髌骨受股四头肌突然而猛力的牵拉,加上股骨滑车面与髌骨的接触点形成一个支点,可使髌骨横折。因此,运动员的髌骨骨折多见于髌骨下1/3处,很少损伤关节面。 (2) 直接暴力所致的髌骨骨折见于两种情况: 一种为膝部受运动物体的打击,一种为运动着的身体撞及障碍物或地面,两种多为粉碎型骨折,因为股四头肌腱膜及关节囊完整,故很少移位。 (3) 外界暴力和肌肉的剧烈收缩结合所致的骨折。这种情况在运动创伤中多见,如在足球运动中,两膝顶撞所致的髌骨骨折,看来是直接暴力,却出现横行骨折。 (4) 从对髌骨在活动时的力学分析,可以看出髌骨疲劳性骨折的发生机理。当膝关节屈曲时,髌骨紧密地压在股髁关节面上,形成杠杆的支点,髌下极呈“悬空”状态,当股四头肌用力收缩时,髌骨上下腱极度紧张,在髌骨下段产生一由前向后的应力。当股四头肌过度负荷时,由于肌肉强烈收缩,髌骨内的应力也相应增强,如该应力超过骨质所能承受的范围时,髌骨前面的骨小梁可由前至后逐渐折断。 伤后膝部剧烈疼痛,迅速出现肿胀,皮下瘀斑,膝关节不能伸直,也不能站立。骨折处有锐厉的压痛,出现畸形,横形骨折可触及裂缝。摄X线正、侧、斜位片,可了解骨折类型及关节面损伤的情况。髌骨疲劳性骨折,均有膝部承受大量负重蹲起或过多的弹跳负荷的历史。起病初期常有髌骨软骨病或髌腱末端病的症状,逐渐在髌骨的中下1/3处出现压痛,细摸可在该处发现裂隙。X线侧、斜位片可见髌骨前部的骨小梁断裂,有的仅局限在髌骨前部骨质,有的可逐渐发展从前至后横贯髌骨。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恢复伸膝装置和保证关节面的平整,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无移位骨折,关节抽血后,用石膏托将膝伸直位固定5~6周后拆除。有移位骨折,争取24小时内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发生疲劳骨折时应减量练习,症状严重的可在白天用石膏托固定膝关节,夜间除去。并带石膏托锻炼直腿行走。 ☚ 股四头肌下血肿 疼痛性分裂髌骨 ☛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髌骨骨折又称膝盖损断、膝盖骨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膝盖骨即连骸,亦名髌骨,形圆而扁,复于楗䯒上下两骨之端, 内面有筋联属”。 髌骨系人体中最大的种子骨,呈三角形,底边在上而尖端在下,后面是软骨关节面。股四头肌腱连接髌骨上部,并跨过其前面,移行为髌下韧带止于胫骨结节。髌骨有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的作用。髌骨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儿童极为少见。 髌骨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造成,以后者多见。直接暴力所致者,是由于髌骨直接碰撞地面或重物直接打击而引起,多呈粉碎骨折。髌骨周围的筋膜以及关节囊一般尚完整,故骨折多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但髌骨关节面软骨常遭受损伤,往往影响膝关节活动功能;间接暴方所致者,大多是在膝关节半屈曲位跌倒时,由于股四头肌强力收缩,髌骨与股骨滑车顶点密切接触成为支点,髌骨受到强力牵拉而骨折,多呈横骨折。髌骨周围的筋膜和关节囊的破裂,使两骨块分离移位,伸膝装置受到破坏,如不正确治疗,可影响伸膝功能。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骨折分离移位时,可以摸到凹下呈沟状的骨折断端,可有骨擦音或异常活动。膝关节摄X线侧、轴位片可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在治疗髌骨骨折时,要求恢复伸膝装置的功能,并保持关节面的完整光滑,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损伤膝盖,其筋即肿大,株连于腘内,宜详视其骨如何斜错,按法推拿以复其位,内服补筋丸,以定痛散炎熨之,熏八仙逍遥汤则愈”。《伤科汇纂》卷六又云:“两膝盖骨被伤或碎断,或干脱,用绢绾蔑圈子一个,要箍得膝盖骨住,其旁要两道带,令患者仰卧,直伸其足,医者揣扪相居原位,用圈子箍住膝盖骨上,将带两道上下缚定,用圣神散敷于圈子内,油单纸裹束,则不污染衣服,内服活血住痛散取效。”《普济方·折伤门》把髌骨损伤按无移位和有移位两种类型,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该书指出:“凡膝盖骨损断,用手按边平正后,用前膏敷由,桑白皮夹缚作四截缚之。其膝盖骨跌剉开者,可用竹箍箍定,敷药夹定,要四截缚之。膝盖不开也,按直,用贴药夹一月。”《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 “抱膝者,有四足之竹圈也。以竹片作圈,较膝盖稍大些须,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线紧缚圈上,作四足之形,将白布条通缠于竹圈及四足之上,用于膝盖,虽拘制而不致痛苦矣。”前辈医家已有丰富的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 按骨折不同类型可以采甩如下方法治疗: ❶无移位的髌骨骨折,其关节面仍保持光滑完整者,在患胶后侧(由臀皱纹至足跟部)用单夹板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 ❷有轻度分离移位的骨折,可在局麻下,先将膝关节内的积血抽干净,患肢置于伸直位,医者用两手拇、食、中指捏住断端对推,使之相互接近,然后用一手的拇、食指按住上下两断端,以另一手触摸髌骨,以确定是否完整、如完整者可用抱膝圈固定或弹性抱膝兜固定,后侧长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四周,外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药物。 ❸两折端分离较大的骨折,如手法整复及抱膝固定困难者,可分别在两骨折片水平方向闭合钻入二根钢针,针的两端均露在皮肤外,手法复位后,把两针端靠拢拉紧,使两骨块紧密接触,然后拧紧固定器螺钉,如无固定器也可代以不锈钢丝固定,至临床愈合后拔针;亦有用“抓髌器”做外固定治疗本类型骨折。如复位不满意,也可采用切开复位与钢丝内固定。 ❹粉碎骨折,难以整复及内固定的上下极粉碎骨折可作髌骨部分切除术、髌骨全切除术,术后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5周。 凡髌骨骨折固定期间,应加强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解除固定后,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并用八仙逍遥汤或海桐皮汤等熏洗。骨折早期肿胀明显,应重用活血祛瘀、渗湿消肿药物,可内服活血祛瘀汤或和营止痛汤加防己、车前子等,外敷消肿止痛膏或双柏膏;中期宜接骨续损,通利关节,可内服接骨紫金丹、肢伤二方加减,外敷接骨膏; 后期(尤其是年老肾气虚弱者),应着重服用补肝肾、壮筋骨药物,可用健步虎潜丸,生血补髓汤等。 若陈旧性髌骨骨折发生伸膝无力而跪跌或引起疼痛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 股骨髁部骨折 胫骨髁骨折 ☛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髌骨是在股四头肌腱内的、人体中最大的种子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都可造成髌骨骨折。如外力直接打击膝关节的前方,或跌仆时膝部着地,使髌骨直接受到暴力的打击而造成骨折。可有纵型、横型、斜型、边缘、星状以及粉碎等多种形态的骨折线。又如伤员在屈膝位跌倒时,由于股四头肌发生强烈收缩,不仅可以引起髌骨横型骨折,而且骨膜、关节囊以及髌韧带也可同时被牵拉而断裂,还可把近段骨折片拉向上方移位。若兼有直接的暴力作用于髌骨,则可出现有移位的粉碎型骨折。髌骨骨折多见于成年人。 症状 膝前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并出现瘀斑,膝关节不能作伸直动作,移位的骨折,可清楚地触知骨折线间隙,并可触知游离的骨块。 治疗 (1)整复固定: 使伤肢保持伸直位,术者一手固定远侧断端,另一手捏住近侧断端,向下推,凑挤远侧断端;可将两骨块左右错动,以推开夹于折端之间的腱膜;待感觉有粗糙的骨摩擦征后,即将两骨块相对挤住不动,若髌前尚不平滑时,可用指按平。若系粉碎型骨折,则运用抖拢挤压、搓推、揉捏等手法整复。整复后用革制或布制的抱膝圈扣于髌骨上,将其四条带捆于伤肢后方放置的夹板上,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然后在膝关节内外侧各放一个沙袋以挤压固定,固定时间为5周。时常检查固定松紧度,肿胀消失后应将抱膝圈缩小。 (2)按摩:在大腿部喷激白酒,作揉摩,在抱膝圈外围作向内挤压摩,在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处作蹭摩,小腿部沿胫前嵴由下而上作掐摩。功能锻炼,时常作趾和踝关节屈伸活动,三周后练习直抬腿,如直抬腿有力,可除去伤肢后方夹板,作膝关节屈伸活动和练习步行。 (3)药物: 宜选投清伤热、接骨续筋,燥黄水等方剂,后期可用温盐水熏洗膝关节,以利功能恢复。 ☚ 股骨颈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 ☛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种子骨,有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的作用。髌骨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儿童极为少见。髌骨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造成,以后者多见。直接暴力所致者,是由于髌骨直接碰撞地面或重物直接打击而引起,多呈粉碎骨折。间接暴力所致者,大多是在膝关节半屈曲位跌倒时,由于股四头肌强力收缩,髌骨与股骨滑车顶点密切接触成为支点,髌骨受到强力牵拉而骨折,多呈横骨折。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骨折分离移位时,可以摸到凹下呈沟状的骨折断端,可有骨擦音或异常活动。按骨折不同类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治疗: ❶无移位的髌骨骨折,其关节面仍保持光滑完整者,在患肢后侧(由臀皱纹至足跟部)用单夹板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 ❷有轻度分离的骨折,患肢置于伸直位,医者用两手拇、示、中指捏住断端对推,使之相互接近,然后用一手的拇、示指按住上下两断端,以另一手触摸髌骨,以确定是否完整,如完整者可用抱膝圈固定或弹性抱膝兜固定,后侧长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4星期,外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药物。 ❸两折端分离较大的骨折,如手法整复及抱膝固定困难者。 ❹粉碎骨折,难以整复及内固定的上下极粉碎骨折者可用手术治疗。凡髌骨骨折固定期间,应加强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解除固定后,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若陈旧性髌骨骨折发生伸膝无力而跪跌或引起疼痛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 股骨髁部骨折 胫骨髁骨折 ☛ 00024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