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病名。即髌骨的后关节面与股骨下端两髁之间的关节面脱位。 髌骨脱位dislocation of patella系由直接暴力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外伤性疾病。在暴力作用后关节囊有不同程度破坏,髌骨可向内、外、下等方向移位。脱位后膝关节囊内可有积血,膝关节伸直、活动障碍。X线平片可确诊。治疗:多须在麻醉下复位,并固定于功能位,之后逐渐活动锻炼。 髌骨脱位bìnɡǔtuōwèi病名。髌骨的后关节面与股骨下端两髁之间的关节面脱位。 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髌骨脱位有外伤性脱位和习惯性脱位两种。 外伤性髌骨脱位 极少见。髌骨内侧支持带松弛,股内侧肌力弱,股骨外髁发育不良,或膝关节有明显外翻畸形,一旦受外力冲击并屈曲膝关节,髌骨极易向侧方滑出。若经常遭受外伤而脱位,则易形成习惯性脱位。病儿膝关节屈曲,于股骨髁旁侧可摸到滑出之髌骨,当被动伸直膝关节时,脱位之髌骨可自动复位。应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4~6周,固定期间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能力。 习惯性髌骨脱位 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生后即出现髌骨脱位,双侧性脱位者影响站立,仅能蹲位行走,患肢病理变化除与外伤性相同外,常于髌骨外侧至髂胫束有一纤维束带,屈膝时髌骨被束带牵拉脱位。严重者即使伸直膝关节,髌骨也不能复位。治疗前应拍髌骨轴位X线片,并观察股骨远端外髁发育情况。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应根据病儿年龄及其病理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一般需将膝关节外侧松解,内侧紧缩,并将股内侧肌远端移植至髌骨前下缘。 14~16岁骨生长成熟后,如有轻度膝外翻或胫骨外旋而致髌骨上、下腱不在一直线时,可用胫骨结节髌腱止点内移术。 股骨外髁发育不良,可作股骨外髁垫高术。膝外翻严重应作截骨矫正术 ☚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枕颈椎骨畸形 ☛
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髌骨脱位系指髌骨的后关节面与股骨下端两髁之间的关节面发生移位。《证治准绳·腰臀股膝伤》称“膝头骨跌出臼”,《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膝盖骨离位。” 髌骨脱位较少见。按其脱位的病因可分为新鲜外伤性脱位与习惯性脱位; 按其移位方向可分为外侧、内侧和向下、向上脱位,以外侧脱位多见。 新鲜外伤性脱位多由于直接暴力作用于髌骨的一侧,可将股四头肌的扩张部撕裂,多见于内侧,而引起髌骨向外侧脱位; 若股四头肌外侧扩张部撕裂则引起内侧脱位,但极罕见; 股四头肌断裂则引起髌骨向下脱位; 髌韧带断裂则引起髌骨向上脱位,亦属少见。 髌骨习惯性脱位多见于女青年,主要为单侧的向外侧脱位。其原因有二,一为髌骨外伤性脱位后,失于有效的治疗,使破裂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未能很好修复,则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二为骨胳的先天性变异,如髌骨发育较小、股骨外髁发育不良、膝关节有内翻和外翻畸形、股外侧肌止点异常等,每当膝关节有屈曲外翻动作时,则髌骨即可自动滑出,当膝关节伸直时,则髌骨又可自动滑入。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如有跌打损伤,膝盖上移者,其筋即肿大,株连子腘内之筋……步履后拽斜行也。”《伤科补要》第廿二则云:“若膝盖骨离位,向外侧者,则内筋肿胀;向内侧者,则筋直腘肿。”伤后膝内侧或外侧疼痛、肿胀,严重者可有关节血肿,皮肤瘀斑,膝关节呈微屈曲位,前方凹陷,活动受限,在膝的外侧上方或内侧可触及移位的髌骨,股四头肌和髌腱拉紧。髌骨切线位照片有助诊断。 新鲜外伤性髌骨脱位可施行手法整复。《伤科补要》第廿二则云:“若膝盖骨离位,……须详视其骨,如何斜错,按法推拿,以复其位。”复位对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握患肢踝上,一手按在脱出的髌骨外上方,使患膝在微屈状态下突然作伸直活动,在患膝伸直同时用拇指推按髌骨向内下力,使其复位。若向内侧脱位者,则将髌骨推向外前方。复位后,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约3周。解除固定后,逐渐作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 药物治疗,早期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后期宜续筋壮骨,并配合熏洗。对髌骨习惯性脱位,髌骨上、下脱位,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 膝关节脱位 跖跗关节脱位 ☛
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髌骨脱位系指髌骨的后关节面与股骨下端两髁之间的关节面发生移位。髌骨脱位较少见。伤后膝内侧或外侧疼痛、肿胀,严重者可有关节血肿,皮肤瘀斑,膝关节呈微屈曲位,前方凹陷,活动受限,在膝的外侧上方或内侧可触及移位的髌骨,股四头肌和髌腱拉紧。新鲜外伤性髌骨脱位可施行手法整复。复位时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握患肢踝上,一手按在脱出的髌骨外上方,使患膝在微屈状态下突然作伸直活动,在患膝伸直同时用拇指推按髌骨向内下方,使其复位。复位后,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约3星期,解除固定后,逐渐作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 ☚ 膝关节脱位 跖跗关节脱位 ☛ 00024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