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骨质增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质增生hyperostosis

系骨病理性改变之一。病理发现为骨增粗、增大、单位体积骨量增多,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增粗。X线线下与上同并密度增高。可见于内分泌代谢紊乱及增生性骨病;局部性增生见于外伤后或慢性炎症恢复期、增生骨关节炎、增生性骨赘等。

骨质增生hyperostosis

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增粗。

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在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加,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平衡失调的结果。
骨质增生的因素:
❶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原因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所致,是一种反应形式或修复作用。常见者有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新陈代谢疾患如维生素D中毒和氟中毒; 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的颅骨增厚; 良性骨肿瘤的周围反应骨; 恶性骨肿瘤的骨膜反应以及成骨性骨转移等。
❷破骨细胞活动迟缓致使在软骨化骨过程中应有的骨质吸收不能完成如石骨症等。
❸部份病理细胞能自己成骨,如骨肉瘤的瘤细胞能形成瘤骨。
骨质增生的X线表现是骨密度增高,可伴有体积增大,其特点根据发生部位和原因而有不同,大致可分为骨内新骨和骨膜新骨。
骨内新骨: 为骨内膜和骨小梁周围的成骨细胞转化而成。骨小梁增多、增粗和密集使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显著者可看不清骨质结构,甚至分不清密骨和松骨。骨质增生或为局部或为全身,或限于皮质,如婴儿性皮质增生症,或限于松骨如骨髓硬化症。骨内瘤骨可表现为象牙样的致密阴影,或为多发性无定型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骨内新骨和瘤骨的鉴别甚重要,但有时较困难。
骨膜新骨: 也称骨膜反应,为骨外膜下层的成骨细胞因受某种刺激而活动亢进所致。常见刺激原因有炎症、外伤、肿瘤、出血等,此外还见于血管瘤以及原因不明的全身性骨膜反应。骨膜增生先是成骨细胞增多并分泌骨基质,形成骨样组织逐步钙化,从幼稚的骨小梁到成熟的骨小梁。骨膜新骨的厚度可细若发丝或比它所在的骨干还粗厚,与发生的部位和原因无关。长骨干和骨盆等处可较厚,颅面骨则较薄。早期肿瘤较薄,慢性感染较厚。骨膜新骨的长度变化亦大,可自数毫米至整个骨干。如与骨内病变的范围相对比较,肿瘤性骨膜反应往往较局限于病变区域,而炎性骨膜反应则大多远远超过骨内病变的范围。
骨膜新骨的形态与疾病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具特异性。一般而论,连续性薄层骨膜反应表示病变发展缓慢,厚层者表示病变发展迅速。中断性骨膜反应常表示为化脓病变或肿瘤所突破。少年儿童成骨活跃,生长快的良性肿瘤亦可出现骨膜反应,甚至是多层的。老年人骨膜反应较慢。某些疾患中如骨内新骨出现骨小梁结构和骨膜反应消退表示病变好转和愈合。

☚ 骨质破坏   关节疾病基本变化 ☛

骨质增生

hyperosteogen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