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骨胳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胳检查

骨胳检查

由于某种原因对尸体未能进行及时检查; 或虽检查但有所疏漏;或在侦审研究过程中对检查发生争议,而这些疑问发生时尸体已腐败,甚至白骨化,就只有根据骨胳检查来进行法医学鉴定。另一种情况是在施工工地,或在田野、森林、江河、湖泊中发现来历不明的尸骨,当有重大疑问时,也需进行骨胳检查。这项检查包括解决骨胳种属、性别、年龄、身长、死亡时间以及死因等问题。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可能解决一些问题,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如缢死所致舌骨大角骨折、各种颅脑损伤的形状特征。所以骨胳检查在法医学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检查骨胳时在未作任何处理前应先记录外表情况并照相。为了清除附着的软组织或污垢,可先用清水煮沸,然后将软组织(包括肌腱、骨膜等)刮除,刷洗、流水冲净,自然干燥(或日晒)后进行检查。如需做血清沉淀反应,应在未作任何处理前先留取一部分骨质。
种属鉴定 骨胳检查首先要确定是人骨还是兽骨。对完整的骨胳只要将全骨胳按解剖学关系排列,就不难作出判定。对不完整的细小骨片,则应作骨磨片检查,取致密部分,锯成小薄片,在磨石上磨成透明薄片,置显微镜下检查哈佛氏管和骨板层。同样放大倍数的视野下,人骨的哈佛氏管形态规则,多作圆形,管径比动物的大两三倍,而管的数目比较少,骨板层排列显著。兽骨的哈佛氏管形态不规则,多作长圆形,管径小,管数多,骨板层排列不显著。
另一方法是将骨片锉成粉末,用生理盐水制成浸出液,与兔抗人血清免疫血清作沉淀反应,操作法同血痕的血清沉淀反应。若检材为人骨,则在两液接触面发生白色沉淀环,如为兽骨则无此种现象。过分陈旧或经剧烈火烧的骨质,因失去了可溶性蛋白质,则无此种现象。
一人骨或多人骨鉴定 如被检骨完整,可按解剖学特征比较其数目、大小、形态等,注意有无重复,就不难鉴别是一人骨或多人骨。若被检骨为碎片而量少时,则不易判断。一般先分别锉成骨粉,按血痕检查血型的方法检查各骨血型是否相同,只要血型物质未被完全破坏,仍有鉴别的可能性。
性别鉴定 一般男性骨较大、较长,骨质粗壮,骨面粗糙,肌隆起显著,具有明显的肌嵴和肌压迹,骨板比较厚重。女性骨较小、较短,骨面细致,肌隆起线、肌嵴和肌压迹微弱或缺如,骨板较轻薄。鉴定方法,一种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骨的长、宽、弧度、角度及厚度等与已知指数进行对比;另一种是用肉眼观察各部大小、形状、厚薄等差异。后法不如前法精确,但适合于野外工作中的初步检查。
确定骨胳的性别可根据骨盆,颅骨和四肢骨的特点,首选的是骨盆,其次是颅骨(见表)。
长骨特别在关节端,男性都大于女性。具有较大的头和髁的肱骨和股骨多属于男性,较小的则属于女性,但也有中间类型。在检查股骨下端立点的倾斜度时,可将股骨下端两个髁立于平面上,沿骨长轴立一中线,然后测定此中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度,一般男性为80°,女性为76°。另外还有按腰椎骨测量数据判断性别者。亦有按肩胛骨或小腿骨的测量数据判断成年人性别者。如有全身骨胳,对性别判断的准确性可达96~98%。

男女骨盆鉴别

项目男 性女 性
全貌外观
骨盆壁
入口
盆腔
骶骨
闭孔
坐骨大切迹
出口
耻弓
髂翼
狭小而长,骨质较重
肥厚粗糙,侧壁倾斜而深
呈楔形或心脏形
狭小而深呈漏斗状
呈等腰三角形,骶胛突起
长椭圆形
狭窄呈钩针状
横径及前后径狭小
呈锐角约70°~75°
较陡直
宽大而短,骨质较轻
纤薄平滑,侧壁较直而浅
呈圆形或椭圆形
广阔而浅,呈圆桶形
呈等边三角形,骶胛平直
带三角形
宽大呈弓状
横径及前后径宽大
呈钝角约90°~100°
相对外翻

男女颅骨鉴别(青春期后)

项 目男 性女 性
骨板
骨形标志
整颅侧面观
厚重
粗糙明显
顶部较发达,弓形弧
线状
轻薄
光滑不显
平坦直线状
前额形状
额结节
眉 弓
鼻根
眶入口
眶上缘
梨状孔
上牙槽突弓
乳突
倾斜
无或不明显
过大或明显
窄凹
矮大近方形
厚而钝圆
窄高
高大而圆
肥厚长大,显著隆起
下垂,表面粗糙
陡直
较显或显著
无或不显
宽平
高小近圆形
薄而锐利
宽低
低小而尖
短小平坦或狭长光滑
下颌骨
下颌角
下颌骨颏区
形状
牙形
枕外隆凸
颅底
头围及颅腔
粗大厚重,体高,枝宽
外翻平均小于120°
方圆或钝圆,结节强
壮粗糙
高大
粗糙显著或粗大
强大粗糙,较长而宽
较大
纤细低弱,体矮,枝窄
平直,平均大于120°
圆形或锐圆,结节中
等平滑
细小
平滑不显或细小
平坦光滑较短而窄
较小

年龄鉴定 主要根据各颅缝愈合情况,下颌骨形状变化,乳牙、恒牙发生顺序,牙齿脱落磨耗以及齿槽萎缩程度等。目前对此只能作出粗略的估计。
由颅骨推断年龄: 颅缝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愈合,愈合的次序及程度有助于推测年龄。由于个体差异甚大,它并不是鉴定年龄的良好指标,但如仅有颅骨而没有其他骨胳参照时,就只能据此作出推断。颅缝的形状大部分呈复杂锯齿状的弯曲,颅缝愈合时弯曲减少。但矢状缝及冠状缝的交点(bregma)处,线段较少弯曲,同样矢状缝近顶孔的线段以及人字缝的下段亦少弯曲。不应当将这种特点误认为是锯齿消失、愈合开始。每条缝愈合与不愈合之间可按不同程度分为五级: Ⅰ级,未愈合;Ⅱ级,轻微愈合;Ⅲ级,部分愈合;Ⅳ级,大部分愈合;V级,全部愈合。各年龄各主要颅缝愈合情况归纳如表。

各年龄主要颅缝愈合程度

颅缝30岁405060708080以上
矢状缝
冠状缝
人字缝
鳞状缝






















颅缝愈合和磨牙根钙化的大概年岁如下图。
小儿颅骨块联合的时间也可作为年龄推断的参考。如2~3月时小儿囟门闭锁。7~8月时下颌两半部相连接,1.5~2岁大囟门闭锁,额骨正中线融合。3岁时颞骨的鳞乳突裂融合。
颅骨各缝的愈合除内板愈合要比外板早几年外,还受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因此与上面图表所示规律会有所出入,单凭骨缝所估计的年龄有时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可达6~10岁,故鉴定时必须与其他检验资料综合运用。
由乳牙、恒牙萌出推断年龄: 乳牙、恒牙的萌出有一定的年龄顺序,特别是对16岁以下的年龄鉴别较为可靠。我国人一般乳牙约在6个月时萌出,2岁时长满20个,下颌牙露出期较上颌略早,6~7岁开始换牙。至11岁左右乳牙全部换为恒牙,恒牙发育比较稳定,只有第三磨牙(智齿),萌出时间差异较大,也有终生不出者。乳、恒牙萌出顺序如表。

颅骨缝愈合和磨牙根钙化年岁示意图(数字表示年岁)


乳、恒牙萌出时间表

名 称乳牙(月)恒牙(岁)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双尖牙
第二双尖牙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
6~9
7~12
17~20
12~16
21~25
7~8
8~9
11~12
9~10
10~11
6~7
12~16
17~40(平均25)

由牙齿磨耗、脱落及齿槽萎缩程度推断年龄: 牙齿磨耗程度,牙齿脱落及齿槽萎缩程度亦随年龄改变而有差异(见“法医牙科学”)。
由下颌骨形状推断年龄: 随年龄增加,下颌体与下颌枝之间的角度、下颌管的位置都有不同的改变。出生后不久的婴儿下颌角体和枝之间成175°角,生齿时成150°,下颌管近于下缘。成人的下颌体与枝几成直角,下颌管居于骨之正中,老年人牙齿脱落,齿槽渐消失, 下颌体与枝之角又变成130°~140°,下颌管近于齿槽椽。此外还可根据颅骨厚度,基底缝愈合情况和牙髓腔的变化等来推断年龄,但都不十分准确。
由耻骨联合面性状推断年龄: 比较可靠。耻骨联合面隆起情况随年龄而变化。在青春后期 (18~24岁)骨联合面上存在数排波浪状隆起,18~19岁时这种隆起很明显(图A),以后逐渐变浅。此时期耻骨联合面背侧缘及腹侧缘不明显。25~30岁时,隆起消失,背侧缘及腹侧缘相继形成,35岁后,背、腹侧缘的上下相互连接。背侧缘且向后扩大,使联合面呈卵圆形(图B)。以后则联合周缘隆起逐渐明显粗壮。50岁时卵圆面上出现散在粟粒样小孔样变化(图C)。50~60岁这一阶段,因耻骨联合面磨损及腹侧缘崩解使耻骨联合面变形,60岁后变形明显,进而呈不规则的磨损状态。

耻骨联合面隆起情况


由四肢骨骨骺融合情况及哈佛氏管直径推断年龄: 上肢骨各部完全融合约在20岁左右,肩胛骨、锁骨在25岁左右。下肢各骨各部完全融合约在20~25岁,比上肢稍晚,足骨除外。胫骨中部骨磨片的哈佛氏管平均直径随年龄的增长而渐次扩大,据此也可估计年龄

年 岁骨哈佛氏管平均直径(μm)
10
20
30
40
50
60
70
35
38
40
42
43~44
45
47

身长鉴定 从全身骨胳的长度或各骨的长度可推算出其人的身长。根据统计材料,人体某些管状骨的长度(cm)乘以一定的系数,即得身长的概数(骨长×该骨系数+5cm=身长)。日本人及北美蒙古人种身长与各骨的有关系数如下表。
据柯应夔研究,骨盆入口平面面积 (入口前后径×入口横径)与身长也有密切关系,曾将994例身长与入口面积作比较,得出女性骨盆入口与身长的关系如下表。
如只遗留颅骨时,则测头骨垂直径(即自颅顶至下颌尖的高度)×7=身长(cm)。根据胸骨柄和胸骨体的长度推算人的身长的系数,男的为11.2,女的为11.9。

测定身长的各骨系数(安藤)

骨名男 性女 性
肱骨
桡骨
尺骨
股骨
胫骨
腓骨
5.474
7.112
6.638
3.836
4.731
4.812
5.337
7.086
6.606
3.840
4.792
4.813
5.557
7.500
6.885
3.901
4.812
4.912
5.440
7.415
6.810
3.931
4.822
4.920

测定身长的各骨系数(18~30岁蒙古人种男性,Trotter,1970)

肱骨
桡骨
尺骨
股骨
胫骨
腓骨
股骨+胫骨
2.68+83.19±4.25
3.54+82.00±4.60
3.48+77.45±4.66
2.15+72.57±3.80
2.39+81.45±3.27
2.40+80.56±3.24
1.22+70.37±3.24

女性骨盆入口面积与身长关系

身长
(cm)
骨盆数入口平面面积(cm2)
最小数最大数平均数
140~144
145~149
8
65
101.6
106.0
129.3
128.4
117.6
150~154
155~159
160~164
165~169
170~174
175~179
255
374
215
75
1
1
106.2
108.5
119.2
126.4
176.1
185.0
183.5
187.6
135.5
142.9
150.6
158.4
181.8
165.1

埋葬时间推断 埋葬时间的推断,特别是完全骨化后由骨胳推断入土年限,因受周围环境、气温、土壤的性质、有无棺木、棺木种类、密封程度、埋葬深浅、死者年龄、发育差异等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比较接近的结果。入土年限愈长,误差愈大。目前测定骨胳入土年限的试验方法很多,总的都是用排除的方法,由远而近一直缩小至最短年限范围内。
根据骨胳质地的坚实或脆弱、重量的大小等来进行推断。例如长骨用手很易折断,碎块用手指即可捻压成粉末者,其入土年限应在一千年以上至两千年左右。不超过100年的尸体骨胳,由于其内含多量有机成分,其横断面(新的断面比旧断面效果好)致密部在紫外线下映视呈明显的蓝紫色荧光,随着蛋白质的消失,蓝紫色荧光逐渐减弱并向灰黄、灰白色过渡,直到最后仅剩钙质的骨块,呈银白色荧光。因此在骨质新鲜断面能看到有明显蓝紫色荧光时可推断为100年以内。新锯断的骨面上或骨组织片上,用放大镜观察,若能看到小白点状尸蜡残留物就可以估计为50年以内的尸骨。骨髓可以完全变成尸蜡,也可腐朽和干燥而成为无定形的黑棕色物质。如长骨骨髓腔内充满尸蜡,则入土时间约在30年以内。骨胳表面仍附有无定形的腐烂软组织残余物,则入土时间约在20年以内。致密骨内见到脂肪浸润者,特别是在骨骺处最明显的,入土年限推断在10年左右。用联苯胺法检验在骨表面或骨髓腔内点状的血红蛋白分解后的硫铁混合物,呈阳性反应者,入土年限推断在10年左右。

骨胳入土不同年限所见

埋葬时间
(年)
检 查 发 现
重量及
坚实度
紫外线
荧光
尸蜡
残留物
骨髓腔
残留物
残留
软组织
脂肪
浸润
0~10
10~12
20~30
30~50
50~100
500~1000
1000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骨内无机盐的相对分量随着埋葬年限而增加,埋于地下年代愈久者,骨质中蛋白含量愈少,而无机盐类所占百分比相对地愈益增多,利用这一原理,进行骨胳中无机质含量或蛋白含量的测定,可以推断入土年限。但这些都需要已知对照才好比较。放射性同位素14C含量的测定,在考古学上已能测定五万年以内化石的年代,但因其半衰期有五千多年,对估计近百年尤其近几十年的骨胳年限不适用。此外还有的用热差分析、热解重量分析、发射光谱分析以及超声波等方法研究鉴定尸骨埋葬的时间。在骨胳挖掘过程中所发现的殉葬物品和出土文物,对说明埋葬时间都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利用这些条件进行判断。
骨胳损伤检查 骨胳上的损伤形态能长期保存,如钝器伤可使骨质破裂、粉碎或凹陷;锐器伤的创缘、创底锐利平滑; 刺伤的形状多与刺器断面相似; 骨上穿通性枪弹创,断面呈截顶圆锥体状,均可据以推断致伤物。特别是颅骨上的损伤能反映出较为明显的特点。但区别生前伤还是死后伤尚有困难。伤后不久死亡的主要依据是出血。近代有法医学者根据我国古代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提出“骨癊”一词,指的是当生前体表受到暴力打击后,在骨质损伤处形成棕色晕迹,认为这是骨上生前伤的证据。但对这一问题目前看法不一,尚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如伤后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死亡(两个月以上),则在骨损伤处形成骨痂,可见局部粗糙隆起,但若伤后即死者则看不到这种生活反应。
死因推断 从完全骨化的尸骨区别自、他杀,推断死因,一般是困难的,此时要综合各方面资料进行判断。如头颅骨的损伤常与死亡有密切相关,有些颅骨骨折,可提示生前他杀的可能性。头部枪伤也较容易弄清。但在水中或山中发现的骨胳,容易发生死后骨质损伤,不可轻率认为生前所致。对怀疑缢死的骨化尸体,如果在舌骨大角上查到骨折,就可成为证明缢死的证据。当然未发现骨折亦不能否定缢死,因它并非缢死的必发征象。几种慢性金属中毒(如铅、砷等),容易在骨中蓄积,可从骨胳中检出,有助于确定死因。水中发现的骨胳,要判断是否溺死,可以骨髓为检材,检查硅藻类,以区别生前入水或死后抛尸入水。
☚ 指甲检验   医疗事故 ☛
000078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