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鹰不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鹰不泊

【概况】:

异名 乌鸦不企树、竻欓(《岭南采药录》),鸟不宿、画眉架(《岭南草药志》)、鹰不沾(《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基源 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簕欓的根。

原植物 簕欓Zanthoxylum avicennae(Lam.)DC.(Fagara avicennae Lam.)

形态 为常绿乔木或大灌木,高3~10m;茎干上有粗厚的三角形的红褐色皮刺,在枝上的刺较小,长1~3mm。叶互生,为单数羽状复叶,稀兼有双数羽状复叶,叶轴有狭翅,上面具纵槽,无刺;小叶通常13~19片,很少9片或23片,对生,厚纸质至薄革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近菱形,长2~6cm,宽1.5~2.5cm,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尖头钝或微凹,基部楔尖,两侧常明显不对称,边缘有小齿;中脉上面凹入,下面隆起。夏季开淡绿色花,花小,单性,排成顶生的伞房状聚伞花序;萼片5枚,卵形,长约0.5mm;花瓣5片,椭圆形,长1.5~2mm,雄蕊伸出,药隔突尖,无腺体;雌花无退化雄蕊。蓇葖果由1~2个成熟心皮组成,紫红色,顶部有1小的喙状尖头。种子卵形,黑色而有光泽,长约4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图见《广东中药志》.第1卷.438页.图33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平地、路旁的疏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越南北部也有。

。【化学】:

根皮含簕欓碱(Avicine)[1],橙皮甙(Hesperidin)[2],香叶木甙(Diosmin),簕欓素(Aricenin)[1]

根和茎皮含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光叶花椒碱、二氢簕欓碱(Dihydroavicine)、木兰花碱、特贝塔碱(Tembetarine)、N甲基大麦芽碱、簕欓醇(Avicennol)[3]

附:树皮含簕欓素[4]、香叶木甙、橙皮甙[5]、甾醇、有机酸[6]

参考文献 [1] J Chem Soc 1959∶4007 [2] Phytochemistry 1975;14(3)∶841 [3] CA 1975;83∶9845a [4] J Chem Soc 1960∶4654 [5] C A 1956;50(2)∶14725e [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7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微温。”
❷ 《新华本草纲要》:“味苦、辛,性温。”

功效 祛风化湿,活血止痛,通络。

主治 咽喉肿痛,黄肿,疟疾,风湿骨痛,跌打挫伤。 ❶ 《才草求原》:“理痰火,酒痰,开喉咽肿痛。浸酒祛风,理跌打。


❷ 《岭南采药录》:“去风,治黄肿。又治伤寒,黄食症。


❸ 《生草药手册》:“治小儿百子痰(肚胀,小便短,胃呆,青筋络肚者名百子痰病)。”
❹ 《岭南草药志》:“治疟,退热。”
❺ 《全国中草药汇编》:“根: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果:胃痛,腰痛。

叶:跌打损伤,腰肌劳损,乳腺炎,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15~30g,或浸酒。

果:3~6g;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广西自治区医药研究所医药科技资料1972;(2):“治跌打挫伤,腰部劳损,风湿关节痛,肥大性关节炎:簕欓根、小果蔷薇根各45g,山花椒根24g,加烧酒500g。浸半月。首次服100ml,以后每次50ml,日服2次。并同时用酒外擦患处。”

单方应用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慢性肝炎:鹰不泊干根30~60g。水煎服。”
❷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肾炎水肿:鹰不泊干根30~60g。水煎服。”
❸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鹰不泊根30~60g。水煎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