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

中国人认为,物有其体,体有其势,“势”是“物”发展的外在趋势,也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构成事物之间差异的基本特点。如刘勰云:“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

”(《文心雕龙·定势》)“势”在先秦被广泛运用于兵法、策略等方面。两汉以来,以势论艺的现象便渐渐多起来。

中国艺术中的“势”论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❶ 艺术规律论。这在传统的“书势”论中表现最为充分。西晋卫恒曾作《四体书势》,论述各体书势的书写特征和审美特征,索靖作《草书势》、鲍照作《飞白书势铭》等,也是论述书体特征的。中国古代还有笔势论,探讨运笔的基本规律,如蔡邕的《九势》。笔势不但是笔画运用的固有之势,而且还确立了前人用笔的“范势”,如“惊势”、“侧势”等。
❷ 内在张力论。

中国艺术本来是讲究含蓄的,“势”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所具有的外在气势,气势之所以能形成,则在于作品中有一种潜在的张力结构。在艺术鉴赏中,这种张力结构对鉴赏者产生直接刺激,从而出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势”是一种含蓄的力的形式,所以为重含蓄的艺术家所推重。

如在绘画中,画面是一种静止的空间,画中之势是化静为动的根源,它赋予画面以活力,使画面成为一个富于包孕的空间。清人唐岱指出:“诸凡一草一木,俱有势存乎其间。”(《绘事发微》)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有“取势”和“相势”两篇,专论绘画中势的问题。中国艺术论对势的探讨,揭示了艺术气韵产生的内在根源,它将气韵这一虚活的概念落实到作品的形式结构中,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势”还兼顾到创作心理和鉴赏心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