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胜

❶赵胜。春秋时晋国大夫。即赵倾子。赵旃之子。因食采邑在邯郸,故又称邯郸胜。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率军追击攻晋后撤退的齐军,获齐将晏氂。
❷赵胜。明中期将领。字克功,迁安(今属河北省)人。袭职为永平卫(今河北卢龙)指挥使。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京保卫战中,御瓦刺兵于西直门,进都指挥佥事。天顺元年(1457年)以“夺门”功,迁都督佥事。五年又与孙镗击败曹吉祥,曹钦谋反,进同知。六年又击退进犯甘肃的鞑靼孛来兵。成化四年(1468年)充总兵官,镇辽东。后改典五军营、三千营。十年鞑靼犯宣府,统京兵万人御。又进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十九年封昌宁伯。后加太保。营万贵妃塋,坠崖死。赠侯,谥壮敏。
❸赵胜(?—1631)。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又名赵四儿(一说作孟长庚),绰号点灯子。陕西清涧人。崇祯元年(1628年)起义于陕西清涧(一说作崇祯三年)。崇祯三年(1630年)往来于陕西、山西之间。四年(1631年),五月与明官军参将张全昌部激战三日,牺牲三百余人。七月,往来陕西、山西之间,在山西的桑落镇与洪承畴部大战。八月,与明官军曹文诏部战。九月,康家山作战时,兵败被俘牺牲(一说为被叛徒所害)。

赵胜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赵惠文王之弟。在惠文王和孝成王时,曾三次去相,又三次复位。受封于东武城 (今山东武城西北),号平原君。喜养宾客,多至数千人。是时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加上赵胜,称之为 “战国四君”。赵孝成王七年 (前259),秦国围困赵国的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城池,前后达三年之久。并率宾客二十人往楚国求救。起初,楚考烈王犹豫未决,谈判不得要领。幸从者毛遂直陈利害,才说服并迫使楚王同意合纵抗秦。平原君返回赵国时,楚魏两国虽已发兵援赵,但尚未到达。当时秦国加紧攻城,邯郸危在旦夕。他采纳邯郸传舍吏子李谈的意见,命后宫自夫人以下编入士卒之中,尽散家财以飨士卒,结果组织了一支二千人的敢死队,由李谈率领反击秦军,秦军抵挡不住,退了三十里。此时楚、魏的救兵已赶到,于是秦兵解围而去,邯郸复存。赵胜死于赵孝成王十五年 (前251),但《六国年表》及《赵世家》都说死于孝成王十四年,略有不同。

☚ 田文   魏无忌 ☛

赵胜

即“平原君”。

赵胜

❶春秋晋国大夫。即赵倾子。赵旃之子。又称邯郸胜。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率军追击攻晋后撤退的齐军,俘获齐将晏氂。
❷(?~前251)战国时赵国贵族和将领。赵惠文王的弟弟,被封于山东武城,号平原君。任赵相,执掌国政。赵孝成王五七年(公元前259年)他率部坚守秦围攻的邯郸三年,后向魏楚取得救援,击败秦军。
❸明中期将领。字克功,河北迁安人,祖上世职为永平卫(河北卢龙)指挥使。后因北京卫战中有功,晋升指挥佥事。后历任都督佥事,总兵宫,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十九年(1454年)封为昌宁伯。为营造万贵妃茔,坠到悬崖下身死,被追封为侯谥壮敏。
❹(?~1631)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又名赵四儿(又说孟长康),绰号点灯子。陕西清涧人。崇祯元年(1628年)参加陕西清涧起义,转战晋陕各地。四年(1631年)九月,明军使用义军的叛徒作向导,偷袭成功,他因战败被杀。

赵胜?—前251

即平原君。战国时赵国贵族。惠文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之久。后向魏、楚取得救援,大败秦军。


赵胜?—1631

即赵四儿。号点灯子。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陕西清涧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在家乡率众起义, 转战晋陕各地。后屯兵石楼(今属山西),明军用叛徒作向导,进兵袭击。他仓猝应战,失败被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