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钞序》
清代李兆洛撰。《骈体文钞》是李兆洛编选的一个著名的集子。清代桐城派散文势力最大,骈体文也曾复兴。赞同骈文的阮元就提出过“以韵偶为文,散文为笔,以沉思翰藻为文,而清言杂说振笔纵书者为笔”的主张,试图与古文家争正统。李兆洛发挥了阮元等人的见解,欲以《老子》、《管子》等为骈,强调骈文本出于古代。他在这篇序中进一步提出了散、骈合一说。先运用朴素的自然辩证法作了理论说明:“阴阳相并俱生,故奇偶不能相离,方圆必相为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相杂而迭用,文章之用,其尽于此乎?”再从文体演进的角度指出骈、散同源:“文之体,至六代而其变尽矣,沿其流极而溯之,以至乎其源,则其所出者一也。”这种骈散合一论与袁枚《胡稚威骈体文序》持论相近,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是比较允当的。但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唐代中叶以来的创作实践证明,散文与骈文的兴衰是同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利弊相联系的,李兆洛虽然提出了“相杂迭用”的主张,但毕竟没有看到骈偶自身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