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奢淫泆《辞源》源云:《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子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泆,也作“佚”。《太平广记·六三·〈集仙传·骊山姥〉》:“一名黄帝天机之书,非奇人不可妄传。七窍四肢不具,悭贪愚痴,骄奢淫佚者,必不可使为之。”泆,今作“逸”。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他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也作“骄淫奢侈”、“骄侈淫佚”。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骄淫奢侈,暴横不法。”《清朝野史大观·卷一·节录冦连材日记中之所云》:“名分可以亲爱皇上者,惟西太后一人,然西太后骄侈淫佚,绝不以为念。” 骄奢淫泆jiāoshē-yínyì泆:也作“佚”“逸”,放荡。《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义方:义的道理。骄横奢侈,放荡荒淫,丝毫没有节制。 骄奢淫泆jiāo shē yín yì见“骄奢淫逸”。泆: 放荡。 骄奢淫泆jiāoshē-yínyì〔并列〕 生活骄纵奢侈,荒淫放荡。语出《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宋史·蔡攸传》:“攸罪不减乃父,燕山之役,祸及宗社,~,载籍所无。” △ 贬义。多用于写奢侈荒淫的糜烂生活方面。 【近义】穷奢极欲 穷奢极侈 挥霍无度花天酒地 〖反义〗艰苦朴素 勤俭朴素 克勤克俭 废奢长俭。 也作“骄侈暴佚”、“骄侈淫虐”、“骄侈淫佚”、“骄奢放逸”、“骄奢淫佚”、“骄奢淫逸”、“骄泰淫泆”、“骄佚奢淫”、“骄淫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