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d·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唐佐切,去,箇韵。
❶骡马等背上所负载的成捆的货物。
❷用背驮东西。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t·uo(ˊ),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徒河切,平,歌韵。
❶用背负载。
❷以畜负载。

上一条: 下一条:

又写作驼、拕、佗。吴方言“拿”。例第七回:“薛嫂驮盘子出门,一面走来陪坐,拿茶上来,吃毕。”

☚ 傥然   不隔从 ☛

驮t‘ uɣ213

驴、马、骡、驼背负货物: 驴驮马载。驮为后起字,原作佗。《说文》: “佗,负何 (荷) 也。” 《汉书·赵充国传》: “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 师古云: “佗音徒何反,凡以畜产载负物者皆为佗。” 《方言》 卷七: “自关而西,陇冀以往……凡以驴马馲驼载物者,谓之负佗。” 《玉篇》: “驮,马负貌。” 《说文新附》: “驮,负物也。”

〔duo〕加 bul.
驮子 〔duo·zi〕 ghob nzhent;dob zit.


〔tuo〕bul.

ㄊㄨㄛˊ;ㄉㄨㄛˋtuó; duò2348拿。江淮官话。湖北鄂城〖tߵo11〗。把针~来。《金瓶梅》第七回:「薛嫂子~盘子出门。」吴语。浙江苍南金乡〖do22〗。走阳台里~椅子。浙江杭州、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动作》:「甬俗称提持曰~。」福建浦城忠信〖tuo213〗、浦城盘亭〖tuo213〗。闽语。福建浦城临江〖tou11〗。◈ 《金瓶梅词话》第五四回:「那白来创寻见园厅上,架着一面小小花框羯鼓,被他~在湖山石后。」抱。徽语。安徽绩溪〖〗。又要烧饭,又要~娒孩子。安徽歙县。吴语。浙江青田〖〗、温州〖〗。扛。徽语。安徽绩溪〖〗。佢他一日到夜~着把锄头东转西转。客话。江西瑞金〖tߵo24〗。闽语。福建建瓯〖〗。捱(遭受)。江淮官话。安徽安庆〖tߵo34〗。小伢子~打。赣语。胡桂根《田螺湾趣事》:「有天傍晚,老游刚挨了斗~了打回来。」负(债)。江淮官话。安徽安庆〖tߵo34〗。~一大夸拉子很多债。怀孕。江淮官话。湖北鄂城〖〗。她~倒肚子了‖牛~倒儿了。(用自行车)载。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城里头骑车子不让~人。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物品受凉而凝聚。冀鲁官话。河北东部〖〗。这碗面搁的久了,都~了。硌。吴语。江苏启东吕四〖〗。~脚硌脚。

驮馱duò


驮馱*䭾tuó

用背(bèi)部载人载物
 △ 肩挑背~|马背上~着化肥。
另见202页duò。

驮馱

用背(多指牲口)负载人或物:~轿︱~马︱~运。

驮duò

❶ 牲口负载的货物:驮子。
❷ 量词,用于牲口负载的货物:两驮货。
另见517页tuó。


驮tuó

用背载人或物:驮运│驮货物。
另见135页duò。

驮tuó

用背部承运重物。
【词汇】驮轿︱驮马︱驮队
【组词】驮子弹︱驮饮用水︱驮粮食︱牛拉马驮
【例句】在路上,公鸡碰到一匹驮粮食的老马,向老马说了自己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的事。
 ❍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近义】背︱扛︱担

驮duo

另见tuo。驮子 驮货 三驮货


驮tuo

另见duo。驮畜 驮轿 驮筐 驮马 驮运 驮载 肩挑背驮

驮(一)tuó (二)duò

【辨形】 左马下一横变提,右是大,不是犬。6画。形声。
【辨义】 驮(一) tuó用背负载:驮畜|驮架|驮轿|驮筐|驮粮|驮篓|驮马|驮运|骡驮|马驮|他驮着我过河。
(二)duò 〔驮子〕
❶ 牲口负载的货物:把驮子卸下来。
❷ 量词,计算牲口驮的货物:来了三驮子货。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构词方式不同:驮(一)tuó构成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陈述式合成词或单用;(二)duò加后缀“子”,构成附加式合成词。
二、表义功能不同: 驮(一)tuó动作义,表示“用背负载”的意思;(二)duò名物义,指牲口驮的货物,并表示货物数量。
三、构词能力不同:驮(一)tuó能构成较多词语;(二)duò只构成“驮子”一词。

驮tuo

用背承受重物:这些盐是靠马~进山里来的|这小毛驴真能~|这么重的东西谁~得动?

驮duò


驮tuó

用背部负载人或物: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他。(三九·884)

驮䭾tuó

❶ 以牲畜负载货物。《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又有一人从幽州来,驴~鹿脯。”李白《对酒》:“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
❷ 牲畜所负载的东西。陆游《短歌示诸稚》:“再归又六年,疲马欣解~。”
❸ 负载货物的牲畜。贯休《长安道》:“千车万~,半宿关月。”

*

CDD4
(一)tuo 用背负载重物:~运。
(二)duo 牲畜负载的捆好的货物:~子。

背负

背负

背(~水;~土) 负(驼负;~重;~物) 担 跎 驼
肩挑背负:担荷 担负
 肩挑背负,往来贩卖:贩负
牲口负物:驮(~载;~运;马~) 佗
背负柴草:负刍 负薪 背柴 负樵
负剑于背:负剑
背负行囊:负囊 橐负
背负着鼓:负鼓
背负婴儿:负襁
 用襁褓背负:襁负
背负磨镜箱:负局 磨镜
背着沉重的东西:负重(~竞走;如牛~)
(用脊背负物:背负)

☚ 背、扛   肩负 ☛

集合体量

集合体量

表示十二、一百、五百的量:打(一~铅笔) 刀(一~纸) 令(一~纸)
用于成捆、成包、成组的量:捆 抱 束(一~鲜花) 包(一~药) 袋(一~米) 套 挂 副(全~武装) 堂 份(一~厚礼) 组(一~电池)
用于成行、成串、成堆的量:行(一~秀字) 排(一~白杨) 列(一~火车) 串(一~钥匙) 挂(两~鞭炮) 堆(一~土) 迭(一~纸) 簇(一~花) 沓(一~纸)
用于成绞、成团、成卷的量:绞(一~头绳) 股 绺(五~长髯) 团(一~线) 卷(一~纸)
用于重叠或聚集的量:层(~~;多~;千~;上~;下~) 重(~~;九~;双~) 摞(一~书) 复(~裙) 沓(一~纸) 窝(一~洋芋)群(一~羊)
涂的层:衣(糖~)
两层的:夹(~层;~衣) 双重
夹在中间的那一层:夹层
一层又一层:重重(~包围)
用于用各种物件装的量:袋(一~米) 包(一~衣服) 篼(一~梨) 箩(一~米) 篮(一~菜) 盒(一~饼干) 箱(一~珠宝) 听(一~香烟) 摊(~子;一~)
用于装载运送的量:担(一~柴) 挑(一~土) 驮(一~板)
用于款项或大批货物的量:宗(一~款项) 笔(一~钱;三~账) 批(一~货)
其他的集合体量:宗(一~心事) 笼(一~猪肝) 席(酒~;一~话) 桌(办一~) 撮(一~盐) 捧(一~枣)

☚ 某种事物的量   单位1 ☛

(一) tuo用背承载东西。如:驮运。(二) duo❶驮子。牲口驮着的货物。如:卸驮。
❷量词。如:运来五驮货。

驮(馱);[䭾]duò

Ⅰ ❶ (牲口所负载的货物) a load carried by a pack-animal;pack
❷ (驮着货物的牲口) pack animal Ⅱ  (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三 ~货 three packs of goods
另见 see also tuó。
◆驮子 a load carried by a pack-animal;pack


驮(馱)tuó

 (用背部承受物体) bear [carry] on the back: 用马 ~ 粮袋 put the grain sack on a horse back; 这头驴能 ~ 两袋粮食。 This donkey can carry two sacks of grain.
另见 see also duò。
◆驮鞍 packsaddle; 驮包 load carried by animals; 驮畜 beast of burden; pack animal; sumpter; [澳] packer; 驮轿 pack sedan; 驮筐 dosser; pannier; 驮篓 kajawah; 驮马 bathorse; pack horse; 驮绳 sling rope; 驮兽 beast of burden; 驮运 pack; (of horses, mules, etc.) carry a load on the back; 驮运路 bridle road; 驮载 (of horses, mules, etc.) carry a load on the back

*

(6画)
❶duò
❷tuó

【提示】马,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横改提。右边是大,不要错写成犬。

*驮(馱)〔〕duò

6画 马部 【驮子】(—zi)
 1. 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 把~卸下来,让马休息一会儿。
 2. 量词。用于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 来了三~货。
 另见tuó(408页)。


*驮(馱)〔〕tuó

6画 马部 用背负载: ~运|他一次能~两袋大米。
 另见duò(95页)。

驮馱䭾1.tuó 2.duò

1.tuó 小篆本作佗。是负荷义。指用背(多指牲口)负载人或物。如:马驮着行李|小伙子驮着粮食。约六朝以前作驮。从马,大声。古音dà(又dài)也能转tuó或duò。过去或误作䭾,大字旁讹作犬。
2.duò 驮的tuó音义转为duò,名词,指骡马等负载的成捆的货物。如:把驮子卸下来。

驮馱★繁◎常★常


馱,形声,从馬,大声,本义读tuó,用背部承载人或物,引申为承载;又读duò,用于“驮子”,牲畜背上驮的货物。《简化字表》类推简作“驮”。
【辨析】
❶驮/驼 这两个字意义相近,读音相同,是同源字。
❷驮/背 这两个字都有承载义,区别在于:“驮”可用于人和畜,用于人时带有方言色彩;“背”(bēi)只用于人。

〈动〉拿;拿取。字或作“拕”“驼”。明李翊《俗呼小录》:“凡取物……宁波、浙东曰驼。”民国《定海县志》:“拕,音驮,引取也,俗谓取物曰拕东西。”
《金》七: 那婆子一面拜了两拜谢了,收过礼物去。薛嫂~盘子出门,一面走来陪坐。又五四: 那白来创寻见园厅上架着一面小小花框羯鼓,被他~在湖山石后,又折一枝花来,要催花击鼓。
<方>今浙江杭州、宁波、绍兴、定海、萧山、温岭、富阳、新昌话有此语。
另见duò(“驮担”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