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黑祐居民联谊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黑祐居民联谊会 马黑祐居民联谊会前身是马场居民联谊会,成立于1964年,会址设于马场。居民大都来自受灾地区,计有下环如意巷塌屋,新胜街水灾,茨林围火灾,望厦塌屋,新填海、青草街、加野度将军街火灾,以及林茂塘、石仔堆、大坑渠木屋拆迁等。当时澳葡政府只盖搭简陋木屋,将灾民迁入,便算作安置。该区基本设施可称一无所有,居民饮用食水汲自农地水井,道路泥坑遍布。对此艰苦的环境,该会为当地居民做了大量排难解困的工作。1972年初,澳葡政府批地兴建祐汉新邨。80年代后,坊会工作范围扩展至黑沙环、祐汉两个新发展区,故易名为马黑祐居民联谊会 (简称为马黑祐坊会)。该区幅员辽阔,新移民抵澳后大多聚居北区,导致人口剧增,澳葡政府缺乏前瞻性的整体城建规划,引发本区诸多的民生问题。1992年5月连绵大雨,水淹马场,坊会组织人员参与灾区救援和医疗服务,日夜关注降雨动态。事后印发调查登记表格,收集有关资料,配合政府的救援安置计划,使受灾户获得救援和安置。对于因木屋拆迁而入住东华、百利、丽华新村、临屋等地区的街坊,坊会在政府房屋司的支持协助下,在渔翁街临时房屋中心开办黑沙湾临屋服务中心,内设学生自修室、康乐室和儿童小天地。每月在派发会讯时,工作人员分组串门谈心,了解近况,向街坊介绍会务、公民权益及守望相助的道理。仅1993年,就发展会员160多名。随着社区和形势的发展,马黑祐坊会的工作多元化拓展,于1995年成立了颐康中心,大力开展为老人服务,同时积极开展青少年各项活动。坊会努力处理、协调本区社会民生事务,关注治安、交通、教育、环保、卫生等方面问题,为居民办实事、谋福利,至1998年已有会员5000多名。办公地址在澳门祐汉新邨第八年底街顺利楼7号地下F107~108室。 ☚ 义务工作者协会 中山大学澳门校友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