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赫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赫主义

以其创始人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的名字命名的哲学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奥、俄广泛流行。由于他的另一创始人、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把对经验进行批判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故又称“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继承了贝克莱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世界要素论”和“原则同格论”(阿芬那留斯),主张清除经验的客观内容,而把认识限制在感觉的范围内。还力图超越主客观的对立、把寻找关于经验以外的本质、规律性和理论当作“形而上学”而加以拒斥。鉴于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危害性,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

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又称作经验批判主义,是继孔德实证主义之后的第二代实证主义。创始人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
马赫主义认为,唯物论和唯心论把世界分割为物质与精神,并为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各执一端争论不休,这是犯了二元论的错误。应该把世界作为一个统一体看待,建立一种中立的哲学。世界上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中性的感觉要素,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都不过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在中性的感觉经验中,中心项(自我)和对立项(环境、物理的东西)处于原则同格之中,因此不可能脱离其中一项去谈论另一项。根据这一观点,马赫主义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经验世界中的经验要素,人们不必去探求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因果规律,只需对感觉经验做出描述。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符号、数学公式等,描述经验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已知推出未知。这种描述应当遵循思维经济原则,即用最少量的思维做出最完善的陈述的原则,这是科学中普遍适用的法则。一切科学理论都可以被看成是作业假说,它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只有方便不方便的区别。
由于马赫主义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来为自己做论证,所以曾吸引了当时的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像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彼得楚尔特、英国的毕尔生、法国的彭加勒等。马赫主义对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阿德勒、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波格丹诺夫、巴札罗夫、尤什凯维奇、瓦连廷诺夫等,都提出要用马赫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列宁曾针对这种情况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马赫主义做了系统批判。马赫主义对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流派都有直接影响。

☚ 效果历史   马赫 ☛
000001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