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1918年7月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和 《新纪元》 四篇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指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世界各国革命的必由之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从1919年到1920年,陈独秀先后发表了《20世纪俄罗斯革命》、《谈政治》、《社会主义批评》、《马克思学说》 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他创办的《新青年》 杂志,则成了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1919年5月,李大钊为 《新青年》 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亲自撰写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系统介绍。这在中国人著作中还是第一次。与此同时,在李大钊的影响和帮助下,北京 《晨报》 副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从1919年5月5日开始到11月 11 日结束,历时6个多月,刊载了马克思 《雇佣劳动与资本》 的全部译文及其他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还刊载过马克思、列宁等人的传略和一些介绍俄国革命和建设的文章。1919年4月,在李大钊和陈独秀共同创办的《每周评论》 第十六号上,刊载了 《共产党宣言》 第二章 《无产者与共产党人》 的结束部分,并写了按语,《每周评论》 还不断刊载十月革命情况的文章。 ☚ 俄国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在十月革命以后。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三篇文章,把十月革命的真相和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中国人民。1919年5月, 《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了他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的重要片断。李大钊的上述文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传播的开始。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在1920年前后,也写了《无产阶级专政》等大量文章,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宣传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原理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并且肯定了“改造中国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学说”、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在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研究和宣传新思潮的社团及他们创办的报刊。如在李大钊的影响帮助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也刊登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文章。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等创办的《觉悟》恽代英等创办的《武汉星期评论》等,都积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马克思主义初步传播的基础上,各地纷纷建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于1920年5月,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于1920年7、8月间在长沙建立了“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其他各地亦先后建立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陈独秀等,先后同资产阶级的右翼代表胡适的改良主义、张东荪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三次论战,通过论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